《田野里的中国》真实记录了云南大学等高校学子作为访问员和督导员参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云南项目的心得与反思。他们从大理剑川到昆明寻甸,从昭通巧家到玉溪新平,走街串巷,翻山越岭,真正做到了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躬身实践中认识中国国情
罗强强,男,汉族,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级青年人才、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节 有关能源转型的研究 第三节 有关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研究 第四节 有关低碳技术创新的研究 第五节 文献评述第三章 中国省级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的估算与分析 第一节 提出问题 第二节 估算准则与方法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四节 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的估算结果 第五节 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估算结果的比较 第六节 本章小结第四章 中国省级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创新的测度与分析 第一节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创新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第三节 低碳技术创新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五章 中国省级可持续能源转型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第一节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指标权重分配与综合评价方法 第三节 评价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六章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创新对可持续能源转型影响的初步特征事实检验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基准估计模型设定、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第三节 模型检验与估计方法 第四节 基准估计与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面板分位数模型估计与分析 第六节 不同种类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创新对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影响 第七节 本章小结第七章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创新对可持续能源转型影响的异质性、空间溢出效应与影响机制检验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创新对可持续能源转型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创新对可持续能源转型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第四节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创新对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附录A 第三章相关附表附录B 第四章相关附表附录C 第五章相关附表附录D 第六章实证代码附录E 第七章相关附图表及实证代码附录F 缩略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