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之义。本书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作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国家战略指引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就、经验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如何建设成为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引领者、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示范样板、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试验区的推进路径进行研究,在分析现状和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举措等政策建议,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如何建设成为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引领者、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样板、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的试验区,本书进行了系统研究。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作为进行研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通过阐述金融强国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要求,帮助读者更好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有的新作为。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金融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金融对强国建设的作用更加凸显。关于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由于金融在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
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之义。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其中之一是拥有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于金融强国的重要性不仅基于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即金融要素资源的集聚和辐射特征,而且基于金融中心的综合功能,即市场定价、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功能。[1]正因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于2009 年正式作为国家战略提出,15 年来稳步推进,国际化程度和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持续增强。目前,上海集聚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期货、黄金、保险、票据、信托等门类齐全的金融市场,汇集了金融产品登记、托管、结算、清算等众多金融基础设施,成为全球金融市场最完备的城市之一。今天的上海,已经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就予以肯定,2023 年11 月28 日,他在考察上海期货交易所时强调,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正确、步伐稳健、前景光明。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金融强国目标的提出,既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巨大机遇,也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照金融强国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仍有不少短板。如上海虽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市场、机构、基础设施、产品体系,但在金融服务效率、金融体系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全球金融资源配置水平等金融中心综合功能方面还需深化和提升。因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24年7 月,《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决定》提出,体系化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体系化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亟待深入研究。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应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作出重要论述,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根本宗旨。关于金融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为了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该论断指明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和经济金融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是新时代新征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排在前两位,足以说明其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而金融与科技、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同时,国际经验表明,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强大的金融风险管理功能:一方面,可以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为金融资源集聚和辐射的连续性、可持续性提供保障,防范化解非系统性和系统性风险。正因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金融风险管理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重要性,2023年6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提出,努力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为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引领者、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样板、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的试验区,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具有的新作为。
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如何建设成为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引领者、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样板、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的试验区,本书进行了系统研究,意图发挥两个方面的功能:
一是发挥资政的功能。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作为进行研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二是发挥启民的功能。通过阐述金融强国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要求,帮助读者更好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有的新作为。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兼任上海市长三角科创产业金融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培育)负责人、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金融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带头人等。研究领域集中在金融风险、中东金融、数字经济等方面。主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多项,在中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省部级奖项多项。
目 录
前 言 001
第一章 新征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作为 005
第一节 国家战略指引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就 006
第二节 新征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016
第三节 新征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作为 026
第二章 上海在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 032
第一节 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时代意义 033
第二节 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的上海实践 038
第三节 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国外经验借鉴 047
第四节 对上海在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的政策建议 072
第三章 上海在金融服务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示范作用 084
第一节 金融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意义 084
第二节 金融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上海实践 096
第三节 金融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国际经验借鉴 116
第四节 对上海在金融服务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示范作用的政策建议 132
第四章 上海强化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 150
第一节 上海强化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的重要意义 150
第二节 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的上海实践 157
第三节 金融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的国际经验和教训 177
第四节 对上海强化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的政策建议 191
参考文献 205
后 记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