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式大师,20世纪无可替代的文明勘察者
以历史视野诊断社会科学,重释文明与现代
直面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感和权力,观照人的境况
洞悉群体间的高低倾轧,揭出表象下的动力规律
群际关系的经典范式,回应变化中的人类不平等
一座社区内,数代定居的建制者与新近迁入的外来者不期而遇,却在此后数十年间始终刻板地对垒。前者以集体霸凌主动出击,后者则在忍耐之中节节败退……
是什么因素从一开始便断送了双方融合的可能,划清了我们和他们的界线?老是高人一等的本地人底气何在,总被嗤之以鼻的外乡人又为何鲜少回击?
面对更大规模的群际压迫,我们该怎样以社区经验为模型,悬搁种族阶级性别信仰歧视等简化归因,直击滋长不平等的根源?
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18971990)
德裔犹太社会学家,一生致力于人的科学,被誉为20世纪百科全书式人物。
生于德国布雷斯劳(即今波兰弗罗茨瓦夫),早年兼修医学与哲学,后转攻社会学,前后师从阿尔弗雷德·韦伯、卡尔·曼海姆;纳粹上台后流亡海外,战后在英国、德国、荷兰等地教书;后定居荷兰阿姆斯特丹,并在此逝世。
作为享有盛誉的思想大师,其文明化过程理论深刻影响了后世对日常生活史、身体与情感、现代性反思等领域的研究。代表著作有《文明的进程》《宫廷社会》等。
约翰·L. 斯科特森(John L. Scotson,19281980)
中学教师,埃利亚斯在莱斯特大学的研究生。
前 言(斯蒂芬·门内尔)
序 言
导 言 关于建制者与外来者关系的理论论文
第一章 有关程序的问题
第二章 形成中的街区关系
第三章 第1区和第2区的总体情况
第四章 第2区以母亲为中心的家庭
第五章 地方协会和老家庭的网络
第六章 第3区的总体情况
第七章 对闲言碎语的观察
第八章 温斯顿帕尔瓦的年轻人
第九章 结论
附录一 认同的社会学方面
附录二 关于社会结构和失范概念的笔记
附录三 论家庭和社区的关系
部分参考文献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