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象棋史的理论著作。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象棋爱好者数以亿计,象棋书谱的数量可以汗牛充栋来比喻,然而全面、系统地展现象棋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的著作却屈指可数。张丰先生师事刘道平先生研究象棋史,颇有心得。在刘先生去世后,他被国家体委中国象棋史编写小组吸收,继续完成了刘先生未尽的工作。这部象棋史从起源的考证开始,直至清末,详尽阐述了象棋从萌芽到定型直至繁荣,成为一项被大众接受、欢迎的智力游戏的进程。
本书是象棋史专家张丰先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近三十年反复打磨的一部专著。八十年代以来,有关象棋史的专著,影响较大的出版物只有李松福《象棋史话》、张如安《中国象棋史》两种。张丰先生的著作,吸收了上述两书的优长,同时也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前两位先生相比,张丰先生更有棋艺方面的优势,因为棋史研究,如果有足够的棋力作为支撑,在涉及棋艺专门的理论、技术的研判上,可以提出内行、独立的见解。
刘道平(19301995),陕西咸阳人。曾任亚洲象棋联合会裁判委员会委员、中国象棋推广改革小组组长、中国象棋史编写组召集人、陕西省棋类协会副主席、西安市象棋协会主席、象棋国际裁判,是著名象棋活动家。一生倡导象棋,培养了一大批象棋人。著有《对刘克庄象弈诗的研究》《北宋象棋盘考》《从历史书目考已佚古谱》《北周武帝与象戏》《古代象棋史的分期》等多篇象棋史论文。
张丰,陕西西安人。棋文化学者。原中国象棋推广改革小组六人成员之一、中国象棋史编写小组八人成员之一。《象棋大百科》编委、《围棋与名城》丛书编委、《棋海新友》棋史研究专栏作家兼特约编审。从事象棋活动数十年,现为西安市棋协顾问。参与国家体委组织的中国象棋史编写小组,和已故刘道平先生共同撰写古代部分。著有《象棋弱胜强战例》《象棋成名局赏析》等,主编《西安象棋五十年》《西安围棋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