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邀请多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聚焦2024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和上海电影产业。关注中国电影产业金融、分线发行、引进片分账等产业热点,以及技术革新、短视频、微短剧、热播剧等影响电影产业生态发展的重要因子,结合具体影片案例分析,剖析中国电影和上海电影的政策、创作、发展趋势。全书由四个单元组成,为电影产业从业者、关注电影的专家学者及高等院校学生等,了解和研究本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态势提供参考,并为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电影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持续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积极推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上海电影围绕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的城市发展定位, 全力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进一步完善提升1 3 X影视产业格局,增强市场主体产业创新活力,打造影视精品工程,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以开放之姿,用光影魅力向世界展示和弘扬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品格。《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5)》即以全力推进上海全球电影创制中心建设为核心议题,进行策划组稿,全书由四个内容板块组成。
产业热点聚焦中国电影产业金融、分线发行、引进片分账、人机共创影像等重要议题;年度电影关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近年整体创作提升明显的中青年导演,以及表现突出的喜剧类型片;聚焦上海延续本报告每年对上海电影年度创作的观察分析,重点关注长三角影视一体化建设、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机制建设文化交流传播价值。同时,延续上期报告开始的海上访谈,并新增影视动态,进一步打开研究视野,关注历史资源转化、短视频、微短剧、热播剧等影响上海产业生态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因子;多元视角选取韩国流媒体、北美地区中国网络微短剧出海态势,上海新疆电影创作互动等选题,从不同方面为上海电影发展提供参照。
郑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首席专家,上海社科院上海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上海文化》执行主编。出版《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实践与理论研究》《都市文化研究的多重视域》《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海派文化新论》等多部著作,承担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多项国家及上海市重大文化政策的研究和制订工作,近年主要从事城市文化、文化政策、公共文化等相关领域的基础及决策咨询研究。
刘春,文艺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上海国际文化学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电影批评、电影产业、影视创意写作。
产业热点
共生与博弈:前景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电影产业金融
中国电影产业学的金融机制与创新研究 丁亚平 陈亦芃
从复杂生态系统论看分线发行 刘藩
从外来刺激到回归常态中国引进分账片三十年回顾与反思 鲜佳
时空理解与多模态生成:人机共创影像的技术革新 赵逸伦 赵宜
年度电影
喜剧回归与头部效应下的产业新图景
2024年春节档电影观察与备忘 郑炀 丁菁琳
中国新力量导演电影的文化基因传承与演化 鞠薇
国产喜剧片创作的底层逻辑转向 杜梁
聚焦上海
2024年度上海电影艺术创作盘点 王艳云 刘畅
加快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建设 激发影视产业协同发展新活力
杨海燕 杜博洋 余洋洋 徐佩姗
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展映机制的有效性及其意义生产 程波 丁怀鑫
海上访谈
早期上海电影史 (二):重要影人 李亦中 汤惟杰
影视动态
近十年来沪产电视剧创作观察(20142024) 张斌
近年来网络文学IP剧的创作新变及其成因分析 张心竹 刘春
多元视角
后疫情时代影视危机与突破创新
以韩国流媒体内容崛起为例 范小青 苏源
2024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出海北美地区观察 余佳丽 刘杨兰兰
从电影援疆到援疆电影:
上海电影援疆的历史面影与沪-新电影的创作互动
白云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