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沪上高校在创意写作教育和学科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开拓,成为中文创意写作学科的领航者或重要贡献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创意写作版图的上海力量。在这一进程中,不同高校按照学校类型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资源又走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从而形成复旦大学模式上海大学模式等。本书回顾和总结上海重要高校创意写作学科的发展历程、经验和问题,既可为开展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的国内高校提供较为翔实的个案参考,也有助于整体推动中国创意写作学科进一步发展。
2024年1月,中文创意写作被增列为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中文创意写作教育和学科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多年来,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沪上高校在创意写作教育和学科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参与了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发生发展的历程,成为中文创意写作学科的领航者或重要贡献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创意写作版图的上海力量。而在创意写作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中,这些高校按照学校类型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资源又走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或注重接续作家培养传统,或注重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或将作家传统与新媒体创意写作相衔接,从而形成复旦大学模式上海大学模式等;同时,彼此之间也不乏对话的空间,以及亟待共同突破的问题。本书回顾和总结沪上各高校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历程、经验和问题,既可为开展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的国内高校提供较为翔实的个案参考,也有助于整体推动中国创意写作学科进一步发展。
王安忆、叶兆言、邓一光、范迁等人近年来的创作均涉及历史动荡、空间流转中的个体命运,而对个人史叙事与时代史叙事、当下生活与历史考掘、个体命运与空间化呈现等关系,不同作家又有各自的处理和把握。我们贴近地解读这些作品,会发现其中可能包含着更新城市文学的重要尝试。
主编
郑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首席专家,上海社科院上海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上海文化》执行主编。出版《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实践与理论研究》《都市文化研究的多重视域》《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海派文化新论》等多部著作,承担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多项国家及上海市重大文化政策的研究和制订工作,近年主要从事城市文化、文化政策、公共文化等相关领域的基础及决策咨询研究。
执行主编
袁红涛,文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文学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关注城市文学、网络文学;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著有《地方的浮沉》,编有《文学城市与主体建构》《突破与转型: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研究文选》等。
总报告
从文学教育、文学原创到文学生产力解放
上海创意写作发展年度观察(2024)刘卫东王磊光 / 001
上海创意写作发展
回顾与展望: 复旦大学创意写作十五周年王宏图陶磊 / 031
中文创意写作的上海大学模式张永禄唐小瑜 / 049
华东师大作家群: 华东师大创意写作的历史沿革与实践经验
王丽妍 / 069
同济大学创意写作学科的发展与思考朱崇志 / 096
上海文学观察
历史的秘辛
评王安忆长篇新作《儿女风云录》贾艳艳 / 105
上海江南文化辩证与抒情美学
以旅美作家范迁的小说《锦瑟》为例王小平 / 116
我们终将老去……
评薛舒的生命两部曲胡笛 / 135
城市文学空间
群像·空间·开端
论叶兆言《璩家花园》中的弱德之美夏雪飞 / 146
历史的考掘与生命的复归
论邓一光近年来的深圳系列小说李德南 / 159
重述城市: 城市传记书写的世界图景与现代追问臧晴 / 172
附录
2024年上海文学活动纪要 /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