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聚焦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主线,指出: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内呈现的新质态、新形式。它推动了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促进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本书在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基础上指出:上海是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之动能最为强劲、优势最为明显、规模效益最突出的地区之一。本书汇聚了14篇研究成果,分为五个板块,包括栏目一:总报告: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上海的创新路径与重要贡献;栏目二:产业研究篇:培育战略资产;栏目三:专题分析篇:开辟新型赛道;栏目四:前沿探索篇:树立竞争优势;《上海文化产业大事记》对2023年12月到2024年11月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事件,做了系统的梳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 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内呈现的新质态、新形式。它推动了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促进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本蓝皮书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主题,展开五个板块。
栏目一总报告,以《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上海的创新路径与重要贡献》为主题,全面梳理了上海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成果和经验,指出: 上海把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以数字数据、算法、算力等为先进生产力要素,形成多种生产力组合方式,成为上海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要内容。上海进一步提升产业基地能级,使得一大批文创园区、楼宇、空间成为培育文化先进生产力的新地标和新场景。上海聚焦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建设,在元宇宙、数字广告、网络游戏、电子竞技、影视创制、多频道网络(MCN)等一系列新业态、新赛道方面奋力争先,贡献了上海样本和上海力量。
栏目二产业研究篇: 培育战略资产,包括《上海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设计和价值导向研究》《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上海数字文化产业新格局研究》《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上海科创研学资源开发基本内涵、基础条件与实施重点》《上海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探索和展望研究》等研究成果。它们深入分析了上海文化产业推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的结合,通过政产学研及金融的协同,致力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培育战略资产。
栏目三专题分析篇: 开辟新型赛道,包括《场景重构下的新型书店智慧营销研究以多抓鱼二手循环书店为例》《元宇宙驱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上海的实践与创新》《场景蜂鸣与城市文化创新基于对全国15座城市的比较思考》《以新质生产力开发民乐新业态以上海民族乐团原创曲目创新为例》等多篇研究成果。它们采用场景重构、文博焕新、场景蜂鸣、音乐语汇等新的研究视角,指出了上海文化产业在智慧营销、数字文博、场景蜂鸣、演艺创新等方面的新成果,并且在国内外比较的意义上,指出了上海文化产业面临的重要机遇和实施策略。
栏目四前沿探索篇: 树立竞争优势,包括《以数字藏品推动中国数字新文创研究兼谈对上海的对策建议》《场景理论视角下的网红城市文化传播路径研究兼谈对上海的启示》《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海派文化IP开发与传播研究》《上海游戏产业赋能城市空间更新研究游戏IP的数实交融与产业的集约发展》等研究成果。它们采用数字新文创、数实新交融、网红传播力、海派文化IP等研究角度和方法,研究上海在数字藏品、文化IP、城市网红等领域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海派文化开发与传播的思路和对策。
《上海文化产业大事记》对2023年12月到2024年11月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事件,做了系统的梳理。
主编
郑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首席专家,上海社科院上海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上海文化》执行主编。出版《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实践与理论研究》《都市文化研究的多重视域》《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海派文化新论》等多部著作,承担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多项国家及上海市重大文化政策的研究和制订工作,近年主要从事城市文化、文化政策、公共文化等相关领域的基础及决策咨询研究。
执行主编
花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文化学会副会长,南方科大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访问教授。长期从事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国际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作为首席专家圆满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以及世界银行和部委省市重点研究项目20多项,出版10多部研究专著,所写决策研究报告多次获得省市级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荣获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优秀论文;上海市第四、第五、第十、第十一届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等诸多重要奖项。
总报告
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
上海的创新路径与重要贡献花建傅晓红 / 001
产业研究篇: 培育战略资产
上海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设计和价值导向研究
秦迎林杨湘南李晴 / 025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上海数字文化产业新格局研究李琳 / 046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上海科创研学资源开发
基本内涵、基础条件与实施重点宗利永陈恩好 / 062
上海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探索和展望研究陈諔文 / 076
专题分析篇: 开辟新型赛道
场景重构下的新型书店智慧营销模式研究
以多抓鱼二手循环书店为例吴帆 / 092
元宇宙驱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上海的实践与创新陈凌云 / 108
场景蜂鸣与城市文化创新
基于对全国15座城市的比较思考亓冉古珍晶 / 122
以新质生产力开发民乐新业态
以上海民族乐团原创曲目创新为例陈洁 / 148
前沿探索篇: 树立竞争优势
以数字藏品推动中国数字新文创研究
兼谈对上海的对策建议白一惟魏鹏举 / 161
场景理论视角下网红城市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兼谈对上海的启示汪妍马宁泽 / 176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海派文化IP开发与传播研究曲晨 / 193
上海游戏产业赋能城市空间更新研究
游戏IP的数实交融与产业的集约发展王安础 / 210
上海文化产业大事记(2023年12月2024年11月)
上海文化产业大事记课题组 / 229
后记 /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