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跨越三千年的诗歌盛宴,一次古典与现代的灵魂共振。《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同济大学中文系刘强教授带领读者拨开时光的迷雾,在古诗的字里行间触摸永恒的人性温度,在声声吟诵中聆听延绵不绝的历史回响。
从上古歌谣的原始呐喊到魏晋名士的倜傥风流,本书以颠覆传统的解读视角,让沉睡的诗句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以春、秋、梅、竹、月等文化意象为丝线,串起散落千年的诗意明珠。
当古老的平仄韵律与今日的键盘敲击声共振,我们终将懂得--真正的诗意,永不退场。
《解去镣铐的舞蹈》
这本小书总算放在您面前了。有一些感想,不得不说。
作为诗歌的读者,中国人应该是幸福的,几千年的历史,留下了数量不菲的优秀作品,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历来对诗歌的传布和教育更是长盛不衰,不拘何时,只要一抬眼,一伸手,便可以读到那些活色生香的诗。诗歌,成了我们民族共同体不可替代的心灵密码,诗歌的历史,毋宁说,就是整个民族的一部心灵史。
降及近代,诗歌的形式和性质均发生了变化一新诗诞生了!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事件,因为,旧诗的镣铐被打开了。每个新诗人的手里,似乎都拿着一把打开诗歌之门的金钥匙。然而一百年过去了,尽管新诗的园地争奇斗艳,佳作迭出,尽管新诗的发育已经成熟,完全可以和西诗进行对话甚至对抗,但,一般读者,似乎还是被新诗呼啸而过的快车拒载了,他们目送着这列不断更新的快车渐行渐远,而无可奈何。于是,他们选择了敬新诗而远之,寒来暑往,生老病死,可以安慰心灵、申发志意、形诸舞咏的,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旧诗。
好在,旧诗的行李足够庞杂,旧诗的营养足够丰富,一时半会儿甚至一辈子也消化不了,享用不尽。旧诗的面孔也分外亲切,一沾上眼睫,一触上口唇,你便忍不住要一睹美艳,一亲芳泽。唐诗,宋词,元曲,似乎已经够了;形式,内容,韵律,似乎已经尽了,任你千呼万唤,咱们还是觉得衣不如新,诗不如旧。
于是乎,新诗的作者和读者们,成了可以互贴标签的一群人,他们躲在人群之后,互相鼓励,互相取暖。我见过一些这样的诗人,我也勉强可以算作一个新诗的读者,私下里,我常常向他们中的少数人,默默致敬。
但这不等于说,他们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前辈,更不意味着,他们就有理由对着芸芸众生说一声道不同,然后大义凛然地别过头去,来个华丽转身。
可以确切告诉诗人们的是,真正的好诗,也许并不因诗人的名字而发光,揆诸诗歌的历史,无名氏的作品在民族诗歌的源头活水中,所占的分量其实很重。这些无名氏,是有幸站在诗歌滥觞处的人,他们载歌载舞地吟唱的那些古诗,本来就没有什么镣铐,也没有所谓钥匙。在他们的素心里,没有诗歌史,只有诗歌本身;没有诗人的桂冠,只有七情六欲。如果诗言志是对的,那么,他们,这些古诗的作者们,才是真正的诗人。
古诗,确切地说,是在格律未定、声病不拘的时代草创而成的诗,或者于脆说,就是唐以前的诗,旧诗(近体诗)以前的诗。或是土风民谣,或是文人歌咏,古诗常常质朴得没有题目。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这是古诗永恒的主题。二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变体,古诗作无定法,唱无定音,居无定所,而又能落地生根,春华秋实。古诗,从未想过要成为经典,却最终成了经典,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以至于格律诗一统天下之后,历代文人才子的诗集里,诸体未必齐备,而古风赫然犹存!
李白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诗,正是诗歌夜空中那万古如新的一轮明月!
古诗,因其高古,因其质直,因其自由,因其浪漫,不惟诗人爱她们,我们也爱她们。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新诗一旧诗一古诗,这是一条上行的线索。古体一近体一新体,这是一条下行的长河。
那么,就让我们逆流而上,不管多么道阻且长,来到古诗的那些堤岸吧,看看时光如何像风一样,在人类的脸上刻下自己的形状,抹上自己的颜色,流出早已被风干的泪水。
溯源,不是为了截流,而是为了引水一下游正是枯水期。鉴古,不是为了泥古,而是为了察今一一当下不缺古样板。你会发现,古诗和新诗,其实有着某种基因的相似性。而真正的诗意、诗性、诗境,从来没有古今之分。
有的古诗,不分行,还是诗;有的新诗,分了行,也未必是诗。
在历史长河上寻找那在水一方的伊人,谈何容易!但可以相信的是,诗人,歌者,读者一我们的心跳,其实常在同一个节拍上,我们的声音,其实常按着同一个旋律。古人,今人,后人我们的视线,总会在那亘古不变的月色之下,交汇,激荡,相融,绽放出无言的花朵。
本书想完成的一个任务是:把那些寄居在民族诗歌沉船上的,也许锈迹斑斑,也许被遗忘多时,也许被严重误读的古诗,水淋淋地打捞出来,放在阳光下重新擦亮,并置于读者诸君的眼前。这些古诗啊,每一首的背后,都有一个可以娓娓道来的故事,她们本来就是闪亮的,甚至璀璨辉煌的,她们只是沉潜得太深,像一朵朵冷艳的花,在普通读者的视野之外一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她们已经等了千年,等待我们用崭新的视角打量,擦拭,洗涤,等待我们用更鲜活的语言疏解,阐释,激活。
说是穿越千年的对话,希望名实相副,说到做到。本书的选目足够苛刻,没有对话的可能或价值的,或者说,激不起个人言说冲动的,只好割爱。因为我的视角,也不过就是一个读者的视角,我的解读,与其说追求学理性,倒不如说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和反思性。追本溯源之外,常常借古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一本正经之外,也不避以流行歌曲、经典电影、时尚话题、启蒙常识等穿针引线,借力打力。
感性,知性,理性,智性一力求个性;新读,趣读,正读,反读-一只为今读。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本古诗赏鉴的书,毋宁说,这是一本个性化的古诗阅读札记。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本书不敢自诩即是那一苇,因为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未曾厚积,谈何薄发?不过,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本书就权做庄子所说的那粒微小的芥吧,倘能在诗歌之河里进行一次勉为其难的逍遥游,把上游的活水,引到下游的洼地来,供有心者弱水三千,取一瓢饮,则心愿毕矣。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的这段名句,正好可以为这篇小序轻轻作结。
刘强
刘强,字守中,别号有竹居主人。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诗学研究集刊《原诗》主编,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兼任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台湾东华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等。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先秦诸子经典,儒学与古典诗学、文言笔记小说等。已出版《大儒兵法:<曾胡治兵语录>导读》《世说新语会评》世说学引论》《竹林七贤》《魏晋风流》《论语新识》《四书通讲》《世说新语通识》等著作二十余种,主编《中华少儿诗教亲子读本》(11 卷)、《世说新语鉴赏辞典》等多种。作品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湖南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奖、儒家网十大好书奖、伯鸿书香奖·阅读推广奖。
新版诗序:如果一致诗歌的读者和作者
初版自序:解去镣铐的舞蹈
上卷 古诗写意
第一章自由吟唱的时代(上古歌谣十二首)
弹弓是怎样炼成的(《弹歌》)
先王之道,圣人心曲(《南风歌》)
击壤的神话(《击壤歌》)
贪与廉的困境(《炕慨歌》)
国家版图上的失踪者(《采薇歌》)
旧长征路上的摇滚(《楚狂接舆歌》)
灰姑娘,还是灰小伙?(《越人歌》)
落魄男人的卡拉OK(《河上歌》)
谁是你身体的债权人?(《黄鹄歌》)
因为爱,所以爱(《乌鹊歌》)
欺人者常自欺(《相冢书谚语》)
负心汉的健忘症(《琴歌》)
第二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诗经》《楚辞》十首)
谁说春梦了无痕?(《诗经·周南·关雎》)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诗经·周南·桃夭》)
有花堪折直须折(《诗经·召南·摽有梅》)
人约黄昏后(《诗经·邶风·静女》)
女为已悦者容(《诗经·卫风·伯兮》)
世上人言最可畏(《诗经·郑风·将仲子》)
为什么鼠疫还在蔓延?(《诗经·魏风·硕鼠》)
在水一方的迷津(《诗经·秦风·蒹葭》)
恋爱中的女神(《楚辞·九歌·山鬼》屈原)
水土不服的微言大义(《楚辞·九章·橘颂》屈原)
第三章帝国的情意写真(汉代诗歌二十首)
我是英雄我怕谁?(《垓下歌》项羽)
一个人的高峰体验(《大风歌》刘邦)
女人的战争同样惊心动魄(《舂歌》戚夫人)
将隐居进行到底(《紫芝歌》商山四皓)
爱江山更爱美人(《秋风辞》刘彻)
李延年导演的超级女声(《佳人歌》李延年)
降?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别歌》李陵)
才子佳人的传奇从这里开始(《琴歌二首》司马相如)
人生失意无南北(《怨诗》王昭君)
跨国婚姻的悲剧(《悲秋歌》刘细君)
团扇上的爱情(《怨歌行》班婕妤)
有主题的变奏(《五噫歌》梁鸿)
绝交的诗意(《与刘伯宗绝交诗》朱穆)
谁说女子不如男?(《咏史诗》班固)
当爱情遇到婚姻(《赠妇诗·其一》秦嘉)
批评者怎样才能获得尊严(《疾邪诗·其一》赵壹)
怎样和陌生人说话(《羽林郎》辛延年)
新与旧的悖论(《古怨歌》窦玄妻)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盘中诗》苏伯玉妻)
香花最是惹人妒(《董娇饶》宋子侯)
第四章点点滴滴凄凉意(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八首)
史上最高的爱情保险(《上邪》)
明明白白我的心(《有所思》)
兄嫂为何难久居?(《孤儿行》)
战争,让老人走开(《十五从军征》)
身体是爱情的本钱(《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痛,并快乐地活着(《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时尚是种软暴力(《城中谣》)
第五章倜傥风流乱世情(魏晋南北朝诗歌十四首)
解忧的N种方式(《短歌行》曹操)
两只桃子引发的血案(《梁父吟》诸葛亮)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燕歌行》曹丕)
爱了,就矮了(《七哀诗》曹植)
刀尖上的人生观(《咏怀诗》阮籍)
看上去很美(《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嵇康)
美男不是无情物(《悼亡诗·其一》潘岳)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咏史·其二》左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责子》陶渊明)
人鬼情未了(《挽歌诗三首》陶渊明)
时光如水休洗红(《休洗红二章》)
诗必短而后工(《东阳溪中赠答》谢灵运)
夹着尾巴难做人(《拟行路难·其六》鲍照)
亡国之音哀以思(《玉树后庭花》陈叔宝)
下卷 古诗珠串
小引:人间要好诗
春:永恒的诗,永恒的爱
秋:伤心不独为悲秋
梅:散作乾坤万里春
竹:一枝一叶总关情
松:直待凌云始道高
桂:人与花心各自香
月:故乡因你分外明
桃花:无人解惜为谁开
咏蝉:栖临高处的禅意
悯农:良心的呻唤
咏史:古今须臾,四海一瞬
怀古:今月曾经照古人
赠别:多情自古伤离别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