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精彩堪比动画片的故事型作文书,专治孩子的写作头疼病。
在书中,小学生笔小头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总觉得脑袋空空、笔下无神。直到那个调皮的写作精灵巴巴拉,带着一肚子奇妙点子跳进了他的生活!巴巴拉用它独有的魔法(其实就是超实用的写作心法),一步步引导笔小头:
学会从平凡小事中发现打动人心的金点子,让文章立意新颖独特;懂得为想法搭建清晰的路线图,开头引人入胜,中间内容充实,结尾回味悠长;掌握用放大镜捕捉人物的一颦一笑、环境的细微声响,让细节跃然纸上……
快来跟随笔小头一起,从抓耳挠腮的作文困难户,蜕变为自信满满的写作小能手吧!
◆精彩堪比动画片的故事型作文书!喜欢米小圈的孩子,都应该会为这本书着迷!
◆专治孩子写作头疼病!小学生笔小头的作文奇遇记,一本让孩子爱上写作、灵感爆棚的魔法故事书!
◆别怕读不进,别怕学不会,一读就上瘾,作文越写越精彩!让孩子从作文困难户秒变写作小达人!
◆书中不只教孩子写作方法,更告诉他写出好作文的思维过程!掌握思维方式,比掌握技巧更重要!
◆本书作者刘琳老师,18年一线语文教学,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荣获省级优课,山东省优质课程资源一等奖;获评济南市优秀班主任、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等多种荣誉称号,所带班级被评为济南市优秀班集体。
◆特级教师、写作名师张祖庆,中国高教学会语文教育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潘庆玉、《语文报》副社长裴海安、《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主编褚清源、济南市市中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明亮倾情推荐!
◆特级教师、写作名师张祖庆称赞本书它值得被放在每个孩子的书桌上。因为当写作变得简单而有趣时,思想的星空就会在孩子笔下熠熠生辉。
作为一名深耕语文教育三十余年的老教师,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写作真正成为孩子们表达自我的工具,而非应试的负担?
当刘琳老师《脑瓜不再嗡嗡疼的作文课》的书稿摆在我面前时,我的眼前豁然一亮这本书用故事的魔法破解了写作教学的密码,以故事浸润 系统建构的模式,为当下儿童写作教育提供了极具创意的解决方案。
书中的主人公笔小头,让我联想到课堂上那些咬着笔杆发愁的孩子们。他们需要的不是机械的范文背诵,而是一把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这时候,小精灵巴巴拉出现了,为主人公出谋划策,解决一个个写作难题。作为十八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刘琳深谙儿童心理,将写人、写事、写景、写动物、写想象文、写议论文六大核心体裁,编织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这种将知识融于情节的设计,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写作认知的根系,更关键的是,以有趣的方式消除了孩子对写作的恐惧感。
这本书向读者介绍了写作教育的三重魔法:
第一重魔法故事化教学:让写作技巧自然生长
当传统作文书还在用开头要吸引人结尾要升华主题的教条说教时,这本书已悄然构建起一个故事王国。比如在心理描写章节中,笔小头被狗咬了,担心自己会长尾巴,巴巴拉通过一场内心独白秀就将笔小头的心理活动说清楚了;而在写出悬念的冒险里,笔小头又是化身哈迷,带着大家循着藏宝图一步步学习如何设置悬念。
这种情境代入式学习,完美契合 7 ~ 12 岁儿童具象思维为主的认知规律。心理学研究显示,故事记忆效率是纯理论记忆的 3 倍以上,而书中每个故事都像一粒包裹着知识糖衣的种子,在孩子的思维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必定长叶开花。
第二重魔法结构化提炼: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升华
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每章结尾用1.2.3清单提炼写作干货。这种设计暗合学习金字塔理论孩子们先通过故事获得感性体验,再通过结构化总结深化理解,如此,知识留存率可达 75% 以上。例如在写想象文章节,如何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笔小头在老仓库里度过了一个欢乐和惊喜的下午,最后清晰罗列出把人类的情绪送给物品用生活经历给物品讲故事顺着物品特点开脑洞三大技法,既巩固了阅读所得,又为创作提供了可操作的脚手架。
这种故事激发兴趣案例示范方法清单指导实践的三阶设计,形成了完整的学习闭环。对于教师而言,这恰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生动示范;对于家长而言,则是亲子共读的优质素材。
第三重魔法全息化设计:文字与插图的交响共鸣
作为曾主编多套语文教材的教育者,我特别关注到书中手绘插图的教育价值。插画不仅是装饰,更是第二文本:当讲到故事如何避免平铺直叙,画面里笔小头和巴巴拉坐在飞龙身上探险的画面很有意思 ;当笔小头在写动物时,画面里长颈鹿的长脖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笔小头和同学们在探讨好吃的零食时,一桌子的零食让人欲罢不能。这种图文互文的设计,同时激活了左右脑思维,特别适合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孩子。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教授写作技巧。在跟随笔小头探险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得的是一整套思维工具:通过观察细节,学会用观察放大镜捕捉生活瞬间,进行观察力训练;借幻想云梯突破思维边界,释放想象力;用心情调色盘传递真实感受,合理地情感表达。
更令人欣喜的是,书中暗含元认知培养线索。当巴巴拉不断引导笔小头反思为什么这样写更好时,孩子们同步建立起对写作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这正是高阶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梯。
这还是一本值得亲子共读的写作宝典。作为教育者,我特别建议将本书纳入三种场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可独立完成故事阅读,初中生则能深入理解写作策略,实现学生自主阅读;家长可通过故事 清单模式,与孩子开展写作游戏,进行亲子互动共读;书中的写作方法可直接转化为课堂情境教学素材,作为教师教学参考。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写作是极平常的事,同说话一样。但在功利化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多少孩子把写作当作苦役?《脑瓜不再嗡嗡疼的作文课》像一剂解药,用童话的甘甜中和了教育的苦涩。当小读者们合上这本书时,留在他们心里的不应是好词好句,而是对表达的渴望、对思考的热爱。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还有什么能比热爱更好的方法呢?写作教育的终极目标,从来都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育完整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作文指南,更是一把打开儿童精神世界的钥匙。它值得被放在每个孩子的书桌上。因为当写作变得简单而有趣时,思想的星空就会在孩子笔下熠熠生辉。
今天是 6 月 1 日,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在这样的日子里为这本书写序,也许是冥冥中的安排:诚荐一本能让孩子们喜欢读写的书,是这个儿童节我送出的最好礼物!
愿孩子们都喜欢这份礼物。
是为序。
张祖庆
2025年6月1日
刘琳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18年一线语文教师,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在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荣获省级优课,获得山东省优质课程资源一等奖、山东省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一等奖,荣获济南市优秀班主任、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等多种荣誉,所带班级被评为济南市优秀班集体。
热爱阅读与写作,被评为济南市阅读推广大使,文章发表于《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教学与研究》等权威报刊。
扈晓楠
威尼斯美院绘画硕士,自由插画师。
第1章:写人:让人物活灵活现,像从书里走出来一样
1.外貌描写没特点?试试漫画夸张术,让人物深入人心/3
2.动作描写不生动?用慢动作回放,捕捉每一个精彩/8
3.语言像白开水?加点个性调料,让对话火花四溅/13
4.心里怎么想?来场内心独白秀,原来你爱哭又爱笑/17
5.人物不鲜活?留心身边事,用典型事例凸显人物/22
第2章 叙事:让情节跌宕起伏,比看电影还过瘾
1.故事平铺直叙?巧用倒叙和插叙,让现实和过去并行/29
2.读完印象不深?层层悬念铺垫,读来欲罢不能/33
3.故事描写太枯燥?环境描写来添彩,让读者身临其境/39
4.情感表达太肤浅?文字留白有奇效,言有尽而意无穷/44
5.故事干巴不生动?有详有略来帮忙,让文章鲜活起来/49
第3章 写景:让美景跃然纸上,美得让人心动
1.景色描写没魅力?多种修辞联动,让美景跃然纸上/57
2.感官体验不丰富?五种感官齐上阵,每一个毛孔都在呼吸/63
3.景色描写没新意?动静描写相结合,让读者眼前一亮/69
4.景色描写印象不深?多角度描写来帮忙,全方位展示美景/76
5.景色与情感脱节?情景交融搭桥梁,让景色更拨动心弦/80
第4章 写动物:让生灵生动鲜活,萌动心间爱意
1.描写外形没头绪?抓住关键特征,有序展现萌趣模样/87
2.生活习性咋下笔?精选一点细致描绘,凸显独特生活状态/92
3.情感表达不生动?巧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喜怒哀乐/96
4.情感平淡没波澜?前后一对比,曲折起伏更动人/100
5.动物神韵难捕捉?展开奇妙联想,独特气质淋漓尽显/104
第5章 写想象文:让思维自由飞翔,创造奇幻世界
1.想象素材很枯竭?联结生活,让创意源源不断/111
2.想象场景太单一?时空错位,开启别样奇幻/116
3.想象情节不够炫?牵手科幻,既有学问又神秘/121
4.想象角度不好选?借助愿望机,美梦可以成真/126
5.想象源泉哪里来?故事新编,这样想象很有趣/130
第6章 写议论文:让观点掷地有声,以理服人,谁都愿听
1.观点不明确?立个观点小旗子,让读者一眼看到/137
2.论据不充分?搜集铁证如山,让观点站得住脚/142
3.论证太单薄?多角度无死角辩护,让观点无懈可击/147
4.语言缺乏力度?加强修辞训练,让文字更有力量/152
5.结论不深刻?向思维深处挖掘,让读者受益匪浅/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