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讲述了新能源发电领域的主流技术及其相关专业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能源、环境、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核算,核能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地热发电,海洋能发电以及燃料电池技术,并对其基础知识、工作原理、系统构成以及关键设备等进行了细致描述。本书知识结构完整,语言表达简明,专业知识点及难点设置得当,以期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本书为新能源、储能及能源动力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为从事新能源发电、新型电力系统开发以及节能环保相关工作的人士提供参考。
本书遵循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传统能源占比相对较大,加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特点,造成温室气体排放居高不下。在“双碳”政策的持续发力下,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已经超过14亿kW,首度超越传统火电,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今后,“双碳”战略还将继续引领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利用新能源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已经成为减控温室气体的重要手段,相关产业依旧蕴含重大机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我国而言,新能源发电所涉及产业链及供应链相对完备,基本不存在“卡脖子”问题。在各类新能源中,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海洋能等资源情况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新能源发电将凭借其特有的综合优势,在发电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另外,新能源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发电过程往往带有波动性和间歇性,新能源发电如果采用直接并网的方式运行,将会对电网产生较大冲击。为了更好满足国家提出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本书还详细地介绍了储能电池及功率预测等相关专业知识,方便大家学习使用。全书共分8章,核心是电能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其中,第1章是绪论,第2章是核能利用,第3章是风力发电,第4章是太阳能发电,第5章是生物质能利用,第6章是地热发电,第7章是海洋能发电,第8章是燃料电池技术。本书第1、2、7、8章由于立军编写,第3~6章由刘单珂编写,全书由于立军统稿。另外,在近些年第1版的使用过程中,先后收到300多位同学的完善建议与使用反馈,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于立军
高等院校教师
前言第1章绪论111能源问题112环境问题913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核算1314新能源发电技术20思考题与习题24第2章核能利用2521核反应堆的物理基础2522核反应堆的热工分析3723核反应堆的动力回路4024核电站的安全基础5025可控核聚变及其未来的利用方式59思考题与习题66第3章风力发电6731风资源与风能利用基础6732风力发电机组的构成8033储能电池8634风电功率预测技术96思考题与习题103第4章太阳能发电10541太阳能的利用基础与利用方式10542太阳能集热器11543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11944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126思考题与习题133第5章生物质能利用13451生物质能的利用基础13452生物质气化技术13853生物质液化技术14854生物质能发电技术152思考题与习题157第6章地热发电15861地热资源的种类15862地热资源的获取方式16363蒸汽型地热发电技术16764闪蒸型地热发电技术17165双循环地热发电技术175思考题与习题181第7章海洋能发电18271潮汐能蓄能发电技术18272波浪能发电技术19173海流能发电技术20474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209思考题与习题218第8章燃料电池技术2198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输出性能21982燃料电池的技术分类22683燃料电池发电系统23384燃料电池联合循环发电239思考题与习题242参考文献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