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遭遇“逆风”、地缘冲突频发与智能技术重塑经济格局的当下,经济正面临多重挑战: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东冲突加剧、美元霸权波动、全球支付体系多元化加速,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产业链的重构。地缘经济风险已成为各国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和投资者无法回避的核心议题。
本书以系统性视角剖析地缘经济风险的生成逻辑、演化路径及应对策略,为理解这一复杂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框架。通过理论建模、实证研究与案例讨论,揭示地缘经济风险的本质与应对路径。在“去全球化”与“多极化”并行的时代,各国需在开放合作与风险防范间寻求平衡。中国通过制度型开放、技术创新与南南合作,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范式。读者可从中洞悉中美博弈、人民币崛起、供应链重构等热点背后的经济逻辑,为政策制定与商业决策提供参考。
王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金融团队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人民币国际化课题组”负责人,《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担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开放经济宏观金融理论与政策,学术兴趣聚焦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曾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等荣誉。
钱宗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国际货币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金融监管研究》特聘专家,长期担任《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主编或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金融、国际金融、资产定价。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
王博,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金融研究所所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货币理论与政策、数字金融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重要期刊录用或发表100余篇论文。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20余项。
第一章 地缘经济风险的产生
一、地缘经济风险的定义
二、地缘经济主体网络关系的决定因素
三、网络结构中权力的集中
四、网络结构的分配效应及其对大国行为的影响
五、地缘经济风险的形成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二章 地缘经济风险的演化
一、中国地缘经济风险指数的测度
二、地缘经济风险指数有效性验证
三、地缘经济风险指数的影响
四、“特朗普1.0”时期我国的地缘经济风险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缘经济风险对中国的宏观影响
一、引言
二、地缘经济风险跨国溢出的经验事实
三、地缘经济风险跨国溢出的理论建模
四、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四章 地缘经济风险对国际贸易投资体系的影响
一、地缘经济风险影响国际贸易投资体系的特征事实
二、地缘经济风险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三、地缘经济风险对国际投资体系的影响
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再调整
五、政策建议
第五章 地缘经济风险与金融市场:双边货币互换的稳定器作用
一、地缘经济风险下的金融市场
二、地缘经济风险下的双边货币互换
三、地缘经济风险下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对金融市场贸易融资货币选择的影响:理论假说与实证分析
第六章 金融制裁、地缘经济风险与全球支付体系
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金融制裁俄罗斯的经济效应评估
二、全球支付体系的演变及其现有缺陷
三、全球支付体系多元化对金融制裁与中心外围问题的解决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地缘经济风险与储备货币
一、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及演变
二、地缘经济风险对储备货币的影响机制
三、对策与启示
本章附录
第八章 地缘经济风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一、引言
二、典型事实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设计
五、实证结果分析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
附录2 人民币国际化课题组研究成果概览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