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权基础理论研究(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协同实施研究三部曲)
定 价:98 元
- 作者:任重
- 出版时间:2025/6/1
- ISBN:9787300342405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925.104
- 页码: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异16
-
商品库位:
民事诉权是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协同实施的重点和难点,亦是中国民事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起点和原点。本书围绕民事诉权基础理论这一民事诉讼中的“哥德巴赫猜想”难题展开本土化和体系化研究。本书分为3编,共14章,从民事诉权原理、民事诉权体系和民事诉权规制三个方面展开民事诉权基础理论的不同面向,具体涵盖民事诉权的希尔伯特之问、民事诉权的中国问题意识、民事诉权的中国意涵、民事诉权的理论重思、民事诉权的学说重述、民事诉权的体系展开、审判程序中的民事诉权、执行程序中的民事诉权、保全程序中的民事诉权、特别程序中的民事诉权、民事诉权的时代挑战、民事诉权的观念挑战、民事诉权规制的审判权面向、民事诉权规制的诉权面向,展开层层递进的探讨,以科学回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民事诉权保障及规制作出的顶层设计。本书亦是清华大学“比较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等课程的学习参考资料。
任重: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民事程序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德国萨尔大学法学博士(国家公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实施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编委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及会刊《民事程序法研究》执行主编。在海内外出版、发表中/外文著作、译作和学术论文、译文80余部/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和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获第八届、第十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第十四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论文奖,第三届方德法治研究奖,首届法律出版社金獬豸奖,2018年度法律出版社十大好书(榜首),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和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最高奖)等奖项。
上 编 民事诉权原理
第一章 民事诉权的希尔伯特问题 3
第一节 三重希尔伯特之问 3
第二节 民事诉权的中国问题意识 8
第三节 民事诉权概念的再审视 15
第四节 民事诉权学说的再认识 17
第五节 我国民事诉权的规范体系 20
第六节 民事诉权的现实挑战与模式转型 28
第七节 小 结 32
第二章 民事诉权的中国问题意识 34
第一节 民事诉权的比较法基因及困境 34
第二节 民事诉讼的中国问题意识 38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比较民事诉讼简史 41
第四节 中国问题意识在民事诉讼中的表现形式 45
第五节 中国问题意识在民事诉讼中的现实挑战 49
第六节 中国问题意识在民事诉讼中的标准厘清 51
第七节 探寻民事诉权的中国问题意识共识 57
第三章 民事诉权的中国意涵 64
第一节 民事诉权中国意涵的问题展开 64
第二节 《依法治国决定》中的民事诉权体系 69
第三节 立案登记制改革中的民事诉权 73
第四节 民事诉权意涵的基本共识及模式转型 79
第五节 重塑民事诉权的中国意涵 84
第四章 民事诉权理论重思 86
第一节 我国民事诉权理论的生成 87
第二节 民事诉权理论变迁 91
第三节 民事诉权理论研究述评 98
第四节 民事诉权理论的“本土化” 101
第五节 以诉权为基点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103
第五章 民事诉权学说重述 108
第一节 既有主要民事诉权学说的再认识 108
第二节 我国主要民事诉权学说评析 118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权学说补遗 122
第四节 我国民事诉权理论的谱系追问 128
第五节 我国民事诉权理论的转型方向 130
中 编 民事诉权体系
第六章 民事诉权的体系展开 135
第一节 民事诉权模式转型与四元民事诉权保障体系 135
第二节 审判程序中的民事诉权保障体系 137
第三节 执行程序中的民事诉权保障体系 143
第四节 保全程序中的民事诉权保障体系 144
第五节 非讼程序中的民事诉权保障体系 145
第七章 审判程序中的民事诉权 147
第一节 民事诉讼的中国式现代化 147
第二节 审判程序民事诉权的模式变迁 149
第三节 审判程序民事诉权的实践样态 157
第四节 审判程序民事诉权的阶层化展开 169
第五节 审判程序民事诉权的中国式现代化 178
第八章 执行程序中的民事诉权 180
第一节 执行程序民事诉权要件分层 180
第二节 审判程序民事诉权与执行程序民事诉权的对接 182
第三节 审判程序民事诉权与执行程序民事诉权的转换 185
第四节 审判程序民事诉权与执行程序民事诉权的协同 192
第五节 既判力与执行力协同模式的展开 198
第九章 保全程序中的民事诉权 205
第一节 诉前行为保全“申请难” 205
第二节 诉前行为保全“申请难”的制度成因 207
第三节 诉前行为保全“申请难”的制度应对 212
第四节 诉前行为保全“申请难”的诉权表达 213
第五节 保全程序民事诉权的配套机制 215
第十章 非讼程序中的民事诉权 223
第一节 审判程序民事诉权与非讼程序民事诉权的界分 223
第二节 实现担保物权程序的理论争议和实践困境 225
第三节 审判程序民事诉权与非讼程序民事诉权一元模式 235
第四节 审判程序民事诉权与非讼程序民事诉权二元模式 241
第五节 非讼程序民事诉权的模式转型 247
下 编 民事诉权规制
第十一章 民事诉权的时代挑战 253
第一节 程序简化对民事诉权的制约 254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民事程序精细化 255
第三节“案多人少”背景下的民事程序简化 260
第四节 民事程序简化的逻辑反思 268
第五节 从减轻法院负担到切实保障民事诉权 275
第十二章 民事诉权的观念挑战 278
第一节 纠纷一次性解决理念对民事诉权的影响 278
第二节 纠纷一次性解决的概念界定 279
第三节 纠纷一次性解决的实践样态 286
第四节 纠纷一次性解决的限度 299
第五节“纠纷”与“一次性”协同 303
第十三章 民事诉权规制的审判权面向 306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诚信原则与民事诉权规制 306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诚信原则适用范围的基本范式 309
第三节 法官禁反言原则 312
第四节 诉讼权利滥用规制原则 315
第五节 诉讼权利漏洞填补原则 322
第六节 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的局限性 324
第十四章 民事诉权规制的诉权面向 326
第一节 虚假诉讼概念的提出 327
第二节 虚假诉讼的定性分析 331
第三节 虚假诉讼的实践样态及其评析 341
第四节 虚假诉讼的法律成因分析 345
第五节 虚假诉讼规制的诉权面向 348
关键词索引 351
后 记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