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雄安新区多水源联合调配与地下水保护”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自主研发了流域水循环非稳态过程模拟技术,解析了雄安新区上游大清河山区各水系河川径流演变的历史规律及其驱动因素,预估了雄安新区上游主要地表水源地未来径流的变化趋势,深入揭示了气候、下垫面、人类活动等多类驱动因素综合影响下大清河山区的水文效应。主要内容包括流域概况及特征分析、水循环非稳态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时变参数的水热耦合模拟、流域水循环演变分布式模拟、水循环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响应模拟、基于时变参数皮尔逊Ⅲ型分布的水文分析计算等。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流域水循环稳定性问题 1
1.2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3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
第2章 雄安新区上游山区概况 16
2.1 自然地理 16
2.2 社会经济 25
2.3 水文气象 27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 34
第3章 水循环非稳态特征及驱动因素 42
3.1 地表径流特征分析 42
3.2 降水径流关系演变 54
3.3 驱动因素分析 64
3.4 本章小结 80
第4章 基于时变参数的水热耦合模拟 82
4.1 水热耦合模拟原理 82
4.2 模拟流域及输入数据 86
4.3 水热耦合模拟效果 89
4.4 基于Budyko方法的径流演变贡献分解 93
4.5 本章小结 101
第5章 流域水循环演变分布式模拟 102
5.1 分布式水文模型原理 102
5.2 模型输入数据 108
5.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结果验证 113
5.4 流域水循环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121
5.5 基于分布式模拟的地表径流演变贡献分解 130
5.6 本章小结 131
第6章 水循环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响应模拟 133
6.1 研究数据及方法 133
6.2 GCMs数据集降尺度结果评估 139
6.3 气象要素时空变化预估 144
6.4 流域水文要素演变趋势预估 150
6.5 本章小结 165
第7章 基于时变参数皮尔逊Ⅲ型分布的水文分析计算 167
7.1 时变参数皮尔逊Ⅲ型分布的计算原理 167
7.2 变化环境下设计径流及生态补水潜力计算 172
7.3 本章小结 187
参考文献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