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总结了西昆仑地区地质矿产调查的最新成果,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各类矿床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等进行了全面剖析。系统梳理了区域大地构造、地层分布及岩浆活动等地质背景,详细介绍了铁矿、铜矿、铅锌矿、金矿及稀有金属矿床等,并深入剖析其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进一步从区域尺度揭示成矿规律,划分了3个成矿带、7个成矿亚带及22个找矿远景区,并初步建立了三种成矿模式。开展地球物理方法实验,对多个典型矿床的找矿靶区进行了评价,提出了适合区域特点的找矿模式与技术方法,为西昆仑地区地质矿产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疆重要成矿带战略性矿产资源预测与靶区评价”(2011BAB06B00),首席科学家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
1.2 研究区工作现状 1
1.3 主要科学问题 4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6
2.1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 6
2.2 区域地层 9
2.2.1 元古界 9
2.2.2 古生界 12
2.2.3 中生界 15
2.2.4 新生界 16
2.3 区域岩浆岩 16
2.3.1 火山岩 16
2.3.2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 17
2.3.3 中酸性侵入岩 18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0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0
第3章 区域矿床与矿产概况 22
3.1 区域矿产概况 22
3.2 区域主要矿床类型 23
3.3 区域主要矿产特征 24
第4章 铁矿及锰矿 26
4.1 新元古代沉积变质型赤铁矿 27
4.1.1 南屏雪山铁多金属矿床典型矿床 27
4.1.2 南屏雪山东—冰山北铁矿床 42
4.1.3 大同南铁矿点 42
4.2 早古生代沉积变质型磁铁矿 43
4.2.1 塔阿西铁矿床 44
4.2.2 叶里克铁矿床 46
4.2.3 赞坎—莫喀尔铁矿床 49
4.2.4 老并—走克本铁矿床 53
4.2.5 孜洛依铁矿床 55
4.2.6 莫拉赫(喀来子)铁矿床 56
4.2.7 阿依里西铁矿床 57
4.2.8 早古生代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成因研究 58
4.3 早古生代沉积变质 + 热液改造型菱铁矿 65
4.3.1 切列克其铁矿床 65
4.3.2 哈拉墩铁铜(金)矿床 67
4.3.3 黑黑孜干铁矿床 69
4.4 早古生代夕卡岩型铁锌矿 70
4.5 早古生代超基性岩型贫铁矿 72
4.6 早古生代超基性岩岩浆型铁矿 72
4.7 晚古生代沉积型铁矿 72
4.8 中生代夕卡岩型铁铜矿 73
4.9 中新世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 74
4.9.1 阿克萨依铁矿床典型矿床 74
4.9.2 大红柳滩北铁矿床 78
4.10 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 79
第5章 铜矿 81
5.1 中元古代硅铁岩型铜铁矿 82
5.2 早古生代斑岩型铜钼矿(点)及岩浆热液脉型铜矿 83
5.2.1 夏麦兹铜钼矿点 83
5.2.2 拉依布拉克铜钼矿点 85
5.2.3 小同钼矿点 88
5.2.4 塔尔铜矿点 89
5.3 早古生代层控 + 岩浆热液改造型铜矿 90
5.3.1 布伦口铜矿床 90
5.3.2 沙子沟铜铁矿床 92
5.4 晚古生代砂岩型铜矿 93
5.5 晚古生代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 95
5.5.1 阿克塔什铜矿床 95
5.5.2 萨洛依铜矿床 98
5.6 晚古生代热液型铜矿 101
5.6.1 倒岔沟铜铁多金属矿点 101
5.6.2 野驴沟铜矿点 101
5.7 中生代斑岩型铜(钼)矿 102
5.7.1 喀拉果如木铜多金属矿床 102
5.7.2 赫勒瓦特铜矿点 102
5.8 中生代岩浆热液型铜矿 103
5.8.1 干乡吉列铜矿床 103
5.8.2 阿然保泰铜矿点 104
5.9 中生代热液型铜铁矿 104
5.9.1 冰山铜矿床 104
5.9.2 阿克吉勒嘎铜矿点 106
5.9.3 干达迭尔铜矿点 106
5.9.4 卡孜勒铜矿点 107
5.10 中生代夕卡岩型铜铁矿 108
5.11 镁铁-超镁铁岩铜矿和铜镍矿 109
第6章 铅锌矿 111
6.1 早古生代层控 + 热液改造型铅锌矿 112
6.2 晚古生代MVT型铅锌矿 113
6.2.1 塔木铅锌矿床 114
6.2.2 卡兰古铅锌矿床 115
6.2.3 阿尔巴列克铜铅锌矿床 117
6.2.4 卡拉牙斯卡克铅锌铜多金属矿床 118
6.3 晚古生代—中生代夕卡岩型铅锌矿 119
6.3.1 瓦恰铅锌铜矿床 119
6.3.2 群沙拉吉里阿铅锌矿床 120
6.4 中生代层控 + 热液型铅锌矿 120
6.4.1 阿合栏杆铅银矿床 120
6.4.2 康西瓦铅银矿床 125
6.4.3 俘虏沟百利铅锌多金属矿区 129
6.5 中生代层控型铅锌矿 129
6.5.1 多宝山铅锌矿床 130
6.5.2 天柱山铅锌矿床 131
6.5.3 火烧云铅锌矿床 132
6.5.4 和田宝塔山铅锌矿床 134
6.5.5 甜水海铅锌矿床 136
6.5.6 落石沟铅锌矿点 136
6.5.7 祥云沟铅锌矿点 137
6.6 热液脉型铅锌矿 137
第7章 稀有金属矿 139
7.1 西昆仑西段木吉—布伦口稀有金属矿化集中区 139
7.1.1 肖尔布龙3号脉锂(铍)矿点 140
7.1.2 卡拉瓦拉锂铍矿点 141
7.1.3 牧林场白云母矿床 142
7.2 西昆仑东段大红柳滩—白龙山稀有金属矿化集中区 144
7.2.1 大红柳滩锂(铌钽)矿床 144
7.2.2 白龙山锂多金属矿田 146
7.3 新生代岩浆热液型钨矿 150
第8章 金矿 153
8.1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153
8.1.1 阔克吉勒嘎金矿床 153
8.1.2 琼巴额什金矿床 156
8.2 石英脉型金矿 156
8.2.1 色汤沟金矿点 156
8.2.2 喀拉喀什河西金矿化点 156
8.3 碱性岩浆热液型金矿 156
8.3.1 阿然保泰金矿化点 157
8.3.2 明铁盖达坂北金矿点 157
第9章 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158
9.1 区域控矿条件分析 158
9.1.1 大地构造单元控矿特征 158
9.1.2 构造控矿特征 159
9.1.3 地球化学场控矿特征 159
9.1.4 岩相古地理环境控矿特征 160
9.1.5 岩浆岩控矿特征 161
9.2 成矿带划分 163
9.2.1 塔里木成矿带(Ⅰ) 163
9.2.2 西昆仑成矿带(Ⅱ) 164
9.2.3 喀喇昆仑成矿带(Ⅲ) 164
9.3 找矿远景区 166
9.3.1 卡兰古锌铅多金属成矿亚带(Ⅰ1)找矿远景区 166
9.3.2 铁克里克铜金成矿亚带(Ⅰ2)找矿远景区 166
9.3.3 昆盖山—特格里曼苏铜铅锌多金属成矿亚带(Ⅱ1)找矿远景区 167
9.3.4 喀依孜—大同—康西瓦铜钼铅锌铁玉石成矿亚带(Ⅱ2)找矿远景区 167
9.3.5 木吉—塔什库尔干—大红柳滩铁铜金铅锌锰及稀有金属成矿亚带(Ⅲ1)
找矿远景区 170
9.3.6 神仙湾—甜水海铅锌银铜汞多金属成矿亚带(Ⅲ2)找矿远景区 172
9.3.7 阿然保泰—西若铜、钼、钨多金属成矿亚带(Ⅲ3)找矿远景区 173
9.4 大型矿集区 174
9.4.1 塔木—卡兰古铅锌多金属矿化集中区 174
9.4.2 木吉—布伦口铁铜金锰多金属矿矿化集中区 175
9.4.3 赞坎—老并沉积变质铁矿矿化集中区 175
9.4.4 大红柳滩稀有金属、铁、铅、锌矿化集中区 176
9.4.5 甜水海铅锌银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 176
第10章 找矿靶区评价 177
10.1 喀拉果如木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 177
10.1.1 喀拉果如木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177
10.1.2 喀拉果如木铜多金属矿体深部验证 183
10.1.3 喀拉果如木铜多金属矿床资源量预测 184
10.2 南屏雪山铁多金属矿找矿靶区 186
10.2.1 南屏雪山铁多金属矿床深部定位预测 186
10.2.2 南屏雪山铁多金属矿找矿靶区资源量预测 188
10.3 琼巴额什金矿找矿靶区 189
10.3.1 琼巴额什金矿床地质特征 190
10.3.2 琼巴额什金矿找矿靶区资源量预测 192
10.4 喀依孜钼矿找矿靶区 193
10.4.1 喀依孜钼矿找矿靶区地质特征 193
10.4.2 喀依孜钼矿点勘探验证及找矿潜力 197
10.5 马乃克铜矿找矿靶区 198
10.5.1 马乃克铜矿点矿区地质 198
10.5.2 马乃克铜矿点矿(化)体地质特征 200
10.5.3 马乃克铜矿区深部预测 202
10.6 托喀什吉勒嘎铅锌矿找矿靶区 203
10.6.1 托喀什吉勒嘎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204
10.6.2 托喀什吉勒嘎铅锌矿床矿体地质特征 206
10.6.3 托喀什吉勒嘎铅锌矿资源量预测 207
10.7 阿克希腊克铅锌矿找矿靶区 208
10.8 找矿模式 209
10.8.1 斑岩型铜钼矿找矿模式 209
10.8.2 沉积变质型铁矿找矿模式 211
10.8.3 块状硫化物型铜矿找矿模式 212
10.8.4 晚古生代MVT型铅锌矿找矿模式 213
10.8.5 中生代层控碳酸盐型铅锌矿找矿模式 214
10.8.6 喀喇昆仑伟晶岩型锂矿找矿模式 215
第11章 结论及展望 217
11.1 取得的主要成果 217
11.2 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218
主要参考文献 221
附录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