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比舒瓦教授主编的《法国文学史》第9-11卷,主要分析介绍了18世纪法国文学的流变与创新之处,着重探讨了启蒙时代文学创作对种种思潮的回应与反叛,法国大革命对语言、科学、宗教和文学艺术的影响,法国文学与英国、德国等外国文学的相互影响等。全书分为时代背景、主要思想、分文体介绍与主要作家评介四部分,由广及深,既从整体上把握十八世纪的文学风貌,又深入剖析了伏尔泰、布封、狄德罗等代表作家在这一时段的思想与创作特征,是相关文学研究者及爱好者了解18世纪法国文学史的重要参考。
法语语言文学,曹丹红,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学、法国文论研究,任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翻译协会理事,南京市翻译家协会理事。已完成教育部及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四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著有《诗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在SSCI及CSSCI来源期刊发表翻译及文学研究论文20余篇。已翻译出版《流浪的历史》《日常生活颂歌:论荷兰十七世纪绘画》《柏拉图的理想国》《马拉美:塞壬的政治》《不可能性》等10余部法国文学及文论名著。2014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019年“江苏社科优青”。,陈璞君(1990.07-),女,汉族,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任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讲师,河海大学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国别学、翻译学、社会学。出版译著1部,主持完成外交部中非联合交流计划项目1项,参与外交部及教育部项目数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其中CSSCI(扩展板)收录1篇,CSSCI收录1篇并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吴岳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