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西安市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的嬗变和居民出行时空间特征两个方面,研究文化娱乐业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测度其与城市要素的空间关联特征,并揭示其空间结构图谱演化的形成机制。在测度西安市文化娱乐业与城市居民连通的可达性格局基础上,本书提取出基于可达性的文化娱乐业空间模式图谱,提出对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出行行为的识别和提取方法,通过分析居民的出行轨迹,从时间过程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解析居民出行行为特征。同时,从居民休闲娱乐出行的主要时间断面和空间节点入手,基于空间约束谱聚类探究居住-休闲功能的空间联系格局。本书深化了微观尺度下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理论与区位选择理论,为文化娱乐业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84.9~1988.7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读本科并获学士学位
1988.9~1991.7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读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
1998.9~2001.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读博士研究生并获博士学位(1)2017.6-至今, 陕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教授
(2)2005.11-2017.6,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教授
(3)1999.9-2004.12,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4)1994.7-1999.8,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讲师
(5)1991.7-1994.6,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助教
(6)2007.10-2008.10,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 农学院, 教授/访问学者
(7)2001.10-2003.1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博士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1100101,"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系统开发"课题"中国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估及其类型和模式研究"子课题"中国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类型区划研究",2018.12-2022.12,主持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及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陕西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高校MOOC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及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目录
背景篇
第一章基于结构和出行视角的文化娱乐业概述3
一、文化娱乐业发展理论与现实背景3
二、西安市文化娱乐业发展概况6
三、认识文化娱乐业的新视角7
四、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与居民出行的精准分析11
第二章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和居民出行的历史16
一、文化娱乐业与居民出行行为基本问题16
二、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与居民出行便利性回顾26
结构篇
第三章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特征43
一、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空间形态特征43
二、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空间集聚特征51
三、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等级结构特征55
四、本章小结68
第四章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演化过程70
一、文化娱乐业热点的多时空探测70
二、对称结构图谱下的时空演化过程与特征79
三、等级层次结构图谱下的时空演化过程与特征91
四、本章小结99
第五章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成长原理102
一、空间结构成长的测度102
二、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104
三、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图谱成长原理的解析117
四、本章小结119
出行篇
第六章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空间可达性综合测度与总体格局123
一、西安市文化娱乐业中心交通可达性阈值标准123
二、西安市文化娱乐业总体交通可达性格局127
三、西安市文化娱乐业分业态交通可达性格局138
四、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空间模式158
五、本章小结160
第七章西安市居民休闲娱乐出行行为的识别163
一、西安市居民休闲娱乐出行停留点识别163
二、西安市居民休闲娱乐出行链语义化164
三、西安市居民休闲娱乐出行行为识别方法165
四、西安市居民休闲娱乐出行行为识别结果166
五、本章小结169
第八章西安市居民休闲娱乐出行行为时空特征170
一、西安市居民休闲娱乐出行行为时间分布特征170
二、西安市居民休闲娱乐出行行为时空分布特征172
三、本章小结178
第九章西安市居民休闲娱乐出行主要时空间节点分析179
一、居民休闲娱乐高出行量时间节点179
二、居民休闲娱乐出行各级偏好节点183
三、西安市居住-休闲空间联系格局203
四、本章小结206
结论篇
第十章结论209
一、主要结论209
二、有关讨论213
三、政策建议214
四、特色创新215
五、未来展望216
参考文献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