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中国绣娘·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孙艳玲 读者对象:对中国传统刺绣感兴趣的读者
渤海靺鞨绣起源于唐代渤海国(今中国东北地区),是满族传统刺绣的重要分支。它以独特的立体感和色彩表现著称,被称为"刺绣中的油画”。其名称中的"靺鞨”源于古代东北地区的靺鞨族,后与满族文化融合,形成了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材料:采用北方特有的柞蚕丝,质地密实且染色后色彩固定性强,作品色泽绚丽,具有遇光折射的光泽感。在避免暴晒的条件下,可保存千年不腐。传统针法:早期使用"鸡爪针”,针脚粗大,形似鸡爪,风格质朴。这一技法体现了渤海国民间生活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现代创新: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将传统针法改良为"三角针”,针脚从底部的大三角逐渐向上缩小,形成立体层次感。此外,"并股掺色”技法(将多色线穿入一针)使色彩过渡更自然,尤其适合表现冰雪、山水等主题。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