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三个核心部分,作者认为做好个人成长就需要三位一体,不要孤立地看待成长问题。每一部分都是构建身心健康成长系统的关键。 第一部分:自我成长。这一部分,将探讨个体成长的关键要素,包括课题分离、自我认知、正念练习,以及如何打破原生家庭的束缚。书中还将讨论如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勇敢地成为一个"足够好”的自己。 第二部分:人际关系。在这部分,将分享沟通技巧,如何处理个体的差异,以及如何在关系中实现自我关爱。良好的社会关系不仅能增进幸福感,也是健康成长的保障。 第三部分:效能提升.在这部分,将深入探讨三个关键的教育领域: 1. 心理健康:在这个时代,幸福和快乐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幸福感,这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 2. 品格纪律:在确保身心健康之后,我们将关注如何塑造品格和价值观,这是学习效能的基础。 3. 自我效能:将关注学习动力、好奇心和热情的培养与保护。
陈浩青,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类头部自媒体,自2018年起在全网各大平台(抖音、视频号、快手、小红书)积累了万千粉丝,其影响力覆盖《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及深圳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视频总播放量达到近百亿次。作者的直播经验丰富,历经行业起伏,展现出极高的耐磨度和持久力,曾创下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达2万人的记录。累计给10万付费用户开展了咨询和培训工作,积累了近万名来访者的一对一咨询实际案例,拥有300场商业主持及五百场线下演说培训的丰富经验。
一、自我塑造指南 1
1. 自我认知:做内心世界的侦探 2
1)自我认知是什么 2
2)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2
3)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3
4)自我认知——永恒的议题 6
2. 正念觉醒:自我对话的深度实践 7
1)什么是正念 7
2)自我对话的艺术与正念练习 9
3)正念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1
3. 自我认同:如何更好地成为自己 13
1)“成为更好的自己”:一场永无止境的赛跑 13
2)我的案例:“深漂”岁月,迷失的自己 14
3)更好地成为自己 15
4. 重启人生: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 18
1)那些不可避免的伤害 18
2)“不成熟的父母”会导致的后果 26
3)摆脱负面束缚的方法 27
5. 课题分离:画下自己的“三八线” 30
1)建立自我的边界——课题分离 30
2)为什么要进行课题分离 31
3)如何分辨课题归属 32
4)我的课题分离实践 34
6. 心智升级:拥抱成长型思维 38
1)固定型思维与“应该陷阱” 38
2)成长型思维的力量 42
3)从“应该思维”到成长型思维的转变 42
二、夫妻相处之道 45
1. 定海神针: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分量 46
1)夫妻和谐,家庭才是温馨港湾 46
2)婆媳之争的本质 47
2. 我与你:两个灵魂真正相遇的秘密 50
1)什么是“我与它” 51
2)什么是“我与你” 55
3. 对话解码:夫妻之间如何有效沟通 57
1)学会好好倾听 58
2)心口如一地表达 59
3)避免推己及人 61
4. 片面关注:让你痛苦的未必是真的 63
1)客观审视——既有“糟糕透了”,也有“精彩极了” 64
2)学会向对方确认 67
5. 避免扩大:“过不下去”只是一时迷雾 69
1)痛苦的根源 69
2)如何避免扩大化思维 73
6. 关系界限:如何在关系中巧妙地说“不” 76
1)尊重对方的精神领地 76
2)尊重对方的原生家庭 77
3)说“不”的价值 78
4)如何说“不” 79
7. 和而不同:如何与伴侣的差异共舞 83
1)生活中的“改造运动” 83
2)如何改变对方 87
三、养——无关系、不教育 91
1. 生命传承:孩子如何重塑家庭格局 92
1)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正面影响 93
2)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挑战 94
3)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困惑 95
4)如何应对孩子带来的变化 97
2. 60 分父母:避免落入过度养育的陷阱 100
1)过度养育的陷阱 100
2)在父母过度养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有哪些问题 100
3)如何避免过度养育 101
4)60 分父母:“刚刚好”就是“足够好” 104
3. 团队协作:不要做育儿旅途中的“孤勇者” 109
1)与伴侣默契配合 109
2)合理使用资源,实现外包 110
3)远亲不如近邻 112
4)向家里亲人求助 113
5)协作不仅仅是一种策略 113
4. 父爱如山:父亲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114
1)带孩子是否仅为女性的职责 115
2)性别认同:儿子模仿的榜样,女儿的“前世情人” 116
3)性格养成:探索精神的塑造 117
4)价值观:金钱观与善恶是非观的培育 118
5)想跟所有父亲说的话 120
5. 状况应对:处理情绪永远是第一步 122
6. 守护成长:如何应对孩子遇到的校园欺凌 127
1)查看伤势,出具病假条 128
2)倾听孩子的心声 129
3)做一份笔录 129
4)与老师冷静沟通 131
5)处理原则 131
7. 非暴力教养:告别打骂才能教出好孩子 134
1)为什么有家长打孩子 134
2)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136
四、育——品格与能力 139
1. 自由与规矩:营造张弛有度的环境 140
1)思想自由与行动规范要结合 140
2)面对感受,要接纳,而非管束 141
3)不要事无巨细地管控 142
4)允许孩子犯错 143
2. 自律养成:掌握自我驾驭的核心秘密 144
1)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145
2)为什么要“穷养儿,富养女” 147
3. 时间掌控:让孩子告别拖拉的策略 151
1)孩子为什么拖拉 152
2)几点建议 153
4. 逆境应对:受挫训练的正确打开方式 157
1)挫折教育= 吃苦教育? 157
2)挫折教育的本质 158
3)如何培养孩子的抗逆力 160
5. 专注力:如何让孩子专心做一件事 163
1)打造专注的环境:孩子注意力培养的关键 164
2)不要过多干预孩子 165
3)兴趣是点燃专注力的火花 166
4)给孩子树立一个标杆 167
6. 情绪认知:做好不同阶段的情绪管理 169
1)幼儿阶段,打好情感疏导基础 169
2)儿童阶段:把握好情绪的第一课堂 173
3)青春期阶段:回声式反馈 176
7. 关系达人:如何培养受欢迎的孩子 179
1)关系能力决定幸福指数 179
2)理解内向与外向 179
3)内向的孩子该如何打开自己 180
4)外向的孩子的四个社交关键点 182
5)在家可以跟孩子玩的社交游戏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