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基础认知一伦理思辨一技术应用一场景融通”四阶架构为核心,精心设置4个模块,共计 14个项目,帮助读者系统掌握人工智能知识与技能。从模块一追溯人工智能发展脉络、构建伦理框架,到模块二深入剖析生成对抗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再到模块三开展生成式 AI多元场景实战,直至模块四动手搭建智能体,实现从知识理解到创新应用的跨越,让学习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本书紧密贴合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融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炼真实岗位项目,分解典型工作任务,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同时,整合 WPS AI、豆包等通用 AI平台优势,拓展学习场景。此外,本书配备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授课建议、素材源代码等教学资源,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 本书既可作为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课教材,也可作为人工智能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张燕燕,女,广东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目前担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的中职信息技术教研员,同时也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兼职导师。张燕燕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曾在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担任教研室副主任,并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担任教研员。她的专业领域集中在人工智能,并且是多本教材的主编,包括《Android 积木式编程开发》和《网络安全技术》。张燕燕积极参与学术组织,担任广州职教学会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她的研究成果丰硕,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规划课题,发表多篇论文,并在教学成果上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此外,她还致力于推动教育数字化,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和公开课,提高教师对教育数字化的认识和应用热情。
模块一 走进人工智能的世界
项目1 人工智能发展里程碑 002
任务1 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005
任务2 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时刻 011
任务3 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 017
项目2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感知与探索 021
任务1 智能助手的体验与初步分析 024
任务2 基于智能助手设计展馆交互系统 032
任务3 创新设计智能农业场景 036
项目3 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影响 040
任务1 学习人工智能伦理知识 044
任务2 探讨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 047
任务3 人工智能规范与政策知多少 050
模块二 和AI一起探索深度学习
项目4 AI数字人与深度学习中的生成对抗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 057
任务1 声音克隆 060
任务2 形象克隆 065
任务3 视频数字人 071
任务4 交互数字人 080
项目5 车牌识别与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 085
任务1 认识卷积神经网络 089
任务2 解析车牌识别全流程 092
任务3 编写车牌识别程序 098
项目6 知识图谱的应用 108
任务1 三国演义知识图谱 111
任务2 中药材库知识图谱 120
模块三 跟我学—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
项目7 AI写作 129
任务1 AI处理会议记录 133
任务2 AI生成宣传文案 137
任务3 AI生成思维导图 143
任务4 AI生成演示文稿 147
项目8 AI+学习:开启多元学习新征程 158
任务1 AI学习语文 162
任务2 AI学习数学 168
任务3 AI学习英语 172
任务4 AI学习编程 177
项目9 AI+数字媒体:古诗词的视听盛宴 189
任务1 理解诗意,创作水墨图像 192
任务2 动静相宜,打造诗画视频 198
任务3 演绎古韵,生成诗词音乐 202
任务4 合璧成境,畅享古韵沉浸 205
任务5 虚拟现实,跨时空的对话 210
项目10 跟我学—用AI做数据分析 217
任务1 数据处理与标注 221
任务2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231
任务3 报告生成与撰写 234
模块四 搭建智能体
项目11 搭建课程规划助手智能体 244
任务1 搭建智能体基础框架,连接知识库并上传课程表 248
任务2 创建数据库,实现自然语言录入作业信息并保存到数据库 250
任务3 完成按日期查询作业功能和定时提醒功能 252
项目12 搭建研学旅行智能体 255
任务1 搭建研学旅行工作流 260
任务2 UI与工作流业务实现 261
项目13 搭建海报智能体 265
任务1 搭建海报智能体框架与创建图像任务工作流 269
任务2 海报画板的设计与布局 273
项目14 搭建招生服务智能体 276
任务1 搭建职业院校招生服务智能体角色与任务 280
任务2 创建多维表格存储招生信息 282
任务3 获取招生信息写入多维表格工作流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