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和机器里的冰冷数据。从伽利略手绘的木星卫星轨迹,到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的深空红外影像,人类认知边界的每一次突破,都伴随着科学可视化技术的革命——当尼埃普斯在1826年用日光蚀刻法定格人类第一张照片时,他或许未曾想到,摄影术将成为科学与公众对话的桥梁。从某种角度来说,科学影像能够帮助大众认识科学的含义。这本科学+艺术的画册,正是通过镜头语言对科学进行的一次系统性视觉转译——它不仅是光影的艺术,更是科学传播的一座桥梁。面对浩如烟海的科学知识海洋,这里并没有盲人摸象的苦恼,也没有逻辑计算的恐惧,你只需以美为帆,就能重新唤醒探索未知的本能。本书作为北京科协与视觉中国共同推出的科学文化精品,开启了“科学深处”书系的序幕。希望读者,从画面中体会到科学无声的巨响,从每一个科学探索的灵感时刻回想起科学发现的现场。科学,是人类对万物之美的追问,而视觉,正是唤醒这种本能认知的第一语言。本书不囿于摄影技术的展示,更非冰冷图像的堆砌。它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科学传播实践。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传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碎片化信息肢解了认知系统性,技术黑箱遮蔽了探索过程。而视觉叙事的力量,恰在于重建看见——理解——共情的完整认知链条。当我们学会用眼睛阅读世界,每一次快门的轻响,就都变成科学精神的心跳。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深处,用发现美的眼睛,一起发现科学,发现科学之美。
写在前面?科学摄影与科学之美 XXV
01?过去与未来 001
原子能?Atomic Energy 002
计算机?Computer 008
考古?Archaeology 012
水下考古?Underwater Archaeology 018
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 022
人类飞天梦?Human Dream of Flight 026
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 030
中国空间站?Tiangong Space Station 034
国之重器?Key National Assets 038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046
高速铁路?High-speed Railway 050
桥梁?Bridge 054
中轴线?Central Axis 058
02?生命力量 065
高山花卉?Alpine Flowers 066
海洋生物昼夜垂直迁徙
Daily Vertical Migration of Marine Life 070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肖像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074
珊瑚礁生态系统?Coral Reef 078
荧光生物?Fluorescent Organisms 082
海洋生物?Sea Life 088
海洋垃圾?Ocean Pollution 094
人类胚胎?Human Embryo 100
03?微观视线 105
脱氧核糖核酸?DNA 106
微观影像?Microscopic Imaging 110
真菌?Fungi 114
微陨星?Micrometeorite 118
雪花晶体?Snowflake 122
病毒?Virus 126
04?空间 131
黑洞?Black Hole 132
深空影像?Deep Space Imagery 136
木星?Jupiter 144
火星?Mars 150
太阳?Sun 170
05?自然的低吟 177
极光?Aurora 178
洞穴探险?Caving 182
冰洞?Ice Caves 186
虹彩云?Iridescent Clouds 190
闪电?Lightning 194
火山?Volcano 198
极地探险?Polar Expedition 204
06?换一个眼光看世界 211
红外线摄影?IR Photography 212
紫外线摄影?UV Photography 216
X射线摄影?X-ray Photography 220
运动摄影?Motion Photography 224
高速摄影?High-speed Photography 228
生态闪光摄影
Flash Photography in Ecology 232
软件计算摄影
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236
昆虫显微摄影
Super Micro Insects Photograph 240
深度学习
超高像素科学摄影应用:多光谱文物摄影 246
计算摄影:新上战场的老兵 250
超微距全景深堆叠摄影 254
与历史面对面——石窟摄影 256
计算天体摄影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