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风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山水胜地到都市和寺庙建筑等等,无不包括在内。近年来,伴随着考古学、金石学、物质文化史、视觉艺术史和地理景观学的深入发展,文学、史学和宗教学等学科也相应地拓展了关注视野。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发起的这一讲座系列,邀请海内外文史领域的学者商伟、薛龙春、魏斌、田晓菲、陆扬五位,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共同深入开掘这一主题。五场讲座将以书写(从诗歌到碑记等不同体裁,也包括碑刻、拓印等相关技术)、历史遗迹、城市建筑和道教的洞天等为切入口,探讨人文风景与历史记忆的建构和传承问题,同时也涉及与视觉艺术、技术媒介的关系。江山之迹并非自然的产物而独立于人的世界,相反,它构成了“人文”的一部分,并因而获得了深厚的审美内涵、认知价值和历史意义。本书旨在再现讲座的精华内容以及现场讨论的思想闪光,辅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将这一跨学科主题学术开拓的生动面向展现给更多受众。
主编:商伟,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及硕士,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自1997年起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现为杜氏中国文化讲座教授,东亚系系主任。研究领域以明清小说戏曲为主,兼及思想文化史和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主要著作包括《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
副主编:韩笑,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及硕士,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
序 商 伟 / 1
书写胜迹:诗人李白与金陵凤凰台 商 伟 / 1
一 引子:江山胜迹的文与物、“精神”与“肢体” / 3
二 金陵凤凰台:胜迹之地与互文风景 / 5
三 凤凰台是怎样被写成胜迹的 / 17
四 金陵景物图:消逝的影像与追忆的艺术 / 29
五 结语:“欲留名胜古今同” / 53
评议与回应 刘 宁 程章灿 杜晓勤 商 伟 / 64
点缀山林:题刻、拓本与胜迹的塑造 薛龙春 / 81
一 引子 / 83
二 文字和山林 / 86
三 观览和阅读 / 109
四 小结 / 121
评议与回应 商 伟 白谦慎 尹吉男 薛龙春 / 122
北魏洛阳的汉晋想象:空间、古迹与记忆 魏 斌 / 145
一 引子:都城的风景 / 147
二 赵逸的古迹指认 / 152
三 北魏洛阳城的古迹景观 / 159
四 移动的都城装饰景观 / 164
五 尾声:汉晋文化元素的意义 / 169
评议与回应 陆 扬 郑 岩 仇鹿鸣 商 伟 魏 斌 / 171
从白门到紫陌:营造建康 田晓菲 / 191
一 长安与建康:诗人的幻觉 / 193
二 名字与身份、砖瓦与文字:从行政总部到帝国之都 / 197
三 “江南佳丽地”:“金陵怀古”的前后 / 209
四 “紫陌”:镜子反面的图像 / 214
评议与回应 傅 刚 陈引驰 程章灿 田晓菲 / 219
洞仙与诗神: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天台山 陆 扬 / 235
一 引子 / 237
二 “地方”的形成:人文地理学意义上的天台山 / 239
三 先道而后佛:层累而成的天台圣山史 / 253
四 从玄言文学到模山范水:中国山水书写的兴起 / 264
五 浙东的唐宋诗之路和文人共同体 / 274
六 另类的传统:天台山的诗僧 / 278
七 余论 / 283
评议与回应 朱玉麒 魏 斌 陈尚君 陆 扬 / 283
作者信息一览表 / 293
后 记 韩 笑 /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