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第五版) 读者对象:该领域研究人员
本书全面且系统地涵盖了辩护律师在代理各类常见刑事案件时,进行辩护工作最主要的切入点;它将刑法规定、司法解释、刑法理论所涉及的辩护要点,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以便辩护工作备检,更像是为辩护工作提供了一个标准格式。
本书具有类书、工具书的性质,是律师、法官、检察官、刑事警官,以及刑法研习者的宝贵手册。相关从业者在实际辩护工作中,可在其中快速查阅案件的辩护切入点,如同为刑事辩护工作提供的一本实用“字典”。
本书第五版根据作者新的执业经验和新的刑事司法解释进行修订。
娄秋琴,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大成刑事专业委员会牵头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辩护研究院副院长、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荣膺2024年度LegalOne客户信赖律师:杰出女律师(华北)15强,2025年GRCD中国年度女律师,荣登2025年度名律堂法总推荐中国律师榜,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刑法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学士。
专注于职务犯罪、经济犯罪、金融犯罪案件的辩护和企业合规业务,曾办理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通用装备保障部部长李某某受贿、滥用职权案;甘肃陈琴琴故意杀人两次被判死缓改判无罪案等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以及近十起无罪辩护成功的案件,包括一审宣告无罪和二审改判无罪的案件。
除了具有丰富的辩护经验,娄秋琴律师还具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功底,其观点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证券时报等媒体的采访,出版了《程序性辩护的道与术》《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守住底线:娄秋琴企业合规必修课》等11本著作,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云南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和报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暴力类犯罪
第一节 暴力类犯罪综述 …………………………………………………… 003
一、暴力类犯罪分类索引 …………………………………………………… 003
二、暴力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 004
第二节 辩点整理 …………………………………………………………… 007
? 辩点 1- 1:犯罪主体 ……………………………………………………… 008
(一)主体年龄 …………………………………………………………… 008
(二)精神病人 …………………………………………………………… 012
(三)醉酒的人 …………………………………………………………… 014
(四)吸毒的人 …………………………………………………………… 016
(五)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 016
(六)民间纠纷的当事人 ………………………………………………… 018
(七)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 …………………………………………… 019
? 辩点 1- 2:主观方面 ……………………………………………………… 020
(一)犯罪动机 …………………………………………………………… 020
(二)杀伤型暴力类犯罪的犯罪故意 …………………………………… 021
(三)强抢型暴力类犯罪的犯罪目的 …………………………………… 023
(四)拘禁型暴力类犯罪的犯罪目的 …………………………………… 025
? 辩点 1- 3:犯罪对象 ……………………………………………………… 028
(一)他人 ………………………………………………………………… 028
(二)公私财物 …………………………………………………………… 029
? 辩点 1- 4:犯罪行为 ……………………………………………………… 031
(一)杀人行为 …………………………………………………………… 031
(二)伤害行为 …………………………………………………………… 033
(三)抢劫行为 …………………………………………………………… 034
(四)抢夺行为 …………………………………………………………… 052
(五)哄抢行为 …………………………………………………………… 054
(六)绑架行为 …………………………………………………………… 055
(七)非法拘禁行为 ……………………………………………………… 056
? 辩点 1- 5:鉴定意见 ……………………………………………………… 057
(一)法医鉴定意见 ……………………………………………………… 057
(二)物证鉴定意见 ……………………………………………………… 061
(三)物价鉴定意见 ……………………………………………………… 063
(四)审查鉴定意见 ……………………………………………………… 063
? 辩点 1- 6:正当防卫 ……………………………………………………… 066
(一)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 ……………………………………………… 066
(二)正当防卫和互殴行为 ……………………………………………… 073
(三)无限防卫条款的适用 ……………………………………………… 074
? 辩点 1- 7:犯罪形态 ……………………………………………………… 077
(一)犯罪预备 …………………………………………………………… 077
(二)犯罪中止 …………………………………………………………… 079
(三)犯罪未遂 …………………………………………………………… 081
? 辩点 1- 8:共同犯罪 ……………………………………………………… 084
(一)共同犯罪的认定 …………………………………………………… 084
(二)共同犯罪人的作用 ………………………………………………… 087
(三)共同犯罪人的分工 ………………………………………………… 089
? 辩点 1- 9:一罪数罪 ……………………………………………………… 092
(一)一罪 ………………………………………………………………… 092
(二)数罪 ………………………………………………………………… 094
? 辩点 1- 10:自首立功……………………………………………………… 096
(一)自首 ………………………………………………………………… 096
(二)准自首 ……………………………………………………………… 100
(三)坦白 ………………………………………………………………… 101
(四)立功 ………………………………………………………………… 101
(五)量刑适用 …………………………………………………………… 102
? 辩点 1- 11:量刑指导……………………………………………………… 103
(一)故意伤害罪 ………………………………………………………… 103
(二)抢劫罪 ……………………………………………………………… 104
(三)抢夺罪 ……………………………………………………………… 104
(四)强奸罪 ……………………………………………………………… 105
(五)非法拘禁罪 ………………………………………………………… 105
? 辩点 1- 12:死刑辩护……………………………………………………… 106
(一)犯罪手段和犯罪后果 ……………………………………………… 106
(二)法定从宽量刑情节 ………………………………………………… 107
(三)酌定从宽量刑情节 ………………………………………………… 108
(四)共同犯罪的死刑辩护 ……………………………………………… 109
(五)司法机关的办案要求 ……………………………………………… 110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 112
第二章 财产类犯罪
第一节 财产类犯罪综述 …………………………………………………… 117
一、财产类犯罪分类索引 …………………………………………………… 117
二、财产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 118
第二节 辩点整理 …………………………………………………………… 120
? 辩点 2- 1:犯罪主体 ……………………………………………………… 120
(一)未成年人 …………………………………………………………… 120
(二)家庭成员或亲属 …………………………………………………… 122
(三)单位有关人员 ……………………………………………………… 123
? 辩点 2- 2:主观方面 ……………………………………………………… 125
(一)犯罪故意 …………………………………………………………… 125
(二)犯罪目的 …………………………………………………………… 127
(三)犯罪动机 …………………………………………………………… 130
? 辩点 2- 3:犯罪对象 ……………………………………………………… 131
(一)盗窃罪的对象 ……………………………………………………… 131
(二)敲诈勒索罪的对象 ………………………………………………… 137
(三)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对象 …………………………………………… 138
(四)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对象 …………………………………………… 138
? 辩点 2- 4:犯罪行为 ……………………………………………………… 138
(一)盗窃行为 …………………………………………………………… 138
(二)敲诈勒索行为 ……………………………………………………… 140
(三)毁坏财物行为 ……………………………………………………… 141
(四)破坏生产经营行为 ………………………………………………… 142
? 辩点 2- 5:此罪彼罪 ……………………………………………………… 142
? 辩点 2- 6:一罪数罪 ……………………………………………………… 148
(一)一罪 ………………………………………………………………… 148
(二)数罪 ………………………………………………………………… 149
? 辩点 2- 7:既遂未遂 ……………………………………………………… 150
(一)盗窃罪 ……………………………………………………………… 150
(二)敲诈勒索罪 ………………………………………………………… 151
(三)故意毁坏财物罪 …………………………………………………… 151
? 辩点 2- 8:数额情节 ……………………………………………………… 152
(一)盗窃罪 ……………………………………………………………… 152
(二)敲诈勒索罪 ………………………………………………………… 156
(三)故意毁坏财物罪 …………………………………………………… 158
(四)破坏生产经营罪 …………………………………………………… 158
? 辩点 2- 9:退赃退赔 ……………………………………………………… 158
(一)启动当事人和解程序 ……………………………………………… 158
(二)充分利用司法解释 ………………………………………………… 159
(三)利用量刑指导意见 ………………………………………………… 160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 160
第三章 诈骗类犯罪
第一节 诈骗类犯罪综述 …………………………………………………… 165
一、诈骗类犯罪分类索引 …………………………………………………… 165
二、诈骗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 166
第二节 辩点整理 …………………………………………………………… 171
? 辩点 3- 1:诈骗主体 ……………………………………………………… 171
(一)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 171
(二)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 …………………………………………… 172
? 辩点 3- 2:主观方面 ……………………………………………………… 175
(一)金融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 175
(二)集资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 176
(三)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 177
(四)其他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 178
? 辩点 3- 3:诈骗行为 ……………………………………………………… 179
(一)诈骗行为的认定 …………………………………………………… 179
(二)特殊情形的诈骗 …………………………………………………… 180
(三)特殊型诈骗类犯罪的具体方式 …………………………………… 182
? 辩点 3- 4:诈骗数额 ……………………………………………………… 191
(一)诈骗数额的标准 …………………………………………………… 191
(二)诈骗数额的认定 …………………………………………………… 192
? 辩点 3- 5:特殊情节 ……………………………………………………… 195
(一)不按犯罪处理或者从宽处理 ……………………………………… 195
(二)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 195
(三)应当定罪处罚或者依照处罚较重的处罚 ………………………… 196
(四)酌情从严惩处 ……………………………………………………… 196
(五)从重处罚 …………………………………………………………… 197
? 辩点 3- 6:共同犯罪 ……………………………………………………… 198
(一)诈骗犯罪集团 ……………………………………………………… 198
(二)诈骗团伙 …………………………………………………………… 198
(三)以共同犯罪论处 …………………………………………………… 198
? 辩点 3- 7:一罪数罪 ……………………………………………………… 199
(一)一罪 ………………………………………………………………… 199
(二)数罪 ………………………………………………………………… 201
(三)电信网络诈骗中的一罪与数罪 …………………………………… 202
? 辩点 3- 8:量刑指导 ……………………………………………………… 203
(一)诈骗罪的量刑指导 ………………………………………………… 203
(二)信用卡诈骗罪的量刑指导 ………………………………………… 204
(三)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指导 …………………………………………… 204
(四)财产刑适用的指导 ………………………………………………… 205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 205
第四章 侵占类犯罪
第一节 侵占类犯罪综述 …………………………………………………… 209
一、侵占类犯罪分类索引 …………………………………………………… 209
二、侵占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 209
第二节 辩点整理 …………………………………………………………… 211
? 辩点 4- 1:侵占主体 ……………………………………………………… 211
(一)贪污罪的主体 ……………………………………………………… 211
(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 215
(三)侵占罪的主体 ……………………………………………………… 219
? 辩点 4- 2:主观方面 ……………………………………………………… 219
(一)业务型和公务型侵占类犯罪的主观认定 ………………………… 219
(二)普通型侵占类犯罪的主观认定 …………………………………… 221
? 辩点 4- 3:侵占对象 ……………………………………………………… 223
(一)贪污罪的对象 ……………………………………………………… 223
(二)职务侵占罪的对象 ………………………………………………… 223
(三)侵占罪的对象 ……………………………………………………… 224
? 辩点 4- 4:侵占行为 ……………………………………………………… 227
(一)占为己有 …………………………………………………………… 228
(二)拒不退还或者交出 ………………………………………………… 229
(三)利用职务之便 ……………………………………………………… 229
? 辩点 4- 5:数额情节 ……………………………………………………… 233
(一)量刑标准 …………………………………………………………… 233
(二)数额辩护 …………………………………………………………… 236
(三)情节辩护 …………………………………………………………… 237
? 辩点 4- 6:未遂标准 ……………………………………………………… 239
(一)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 239
(二)职务侵占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 240
(三)侵占罪无未遂形态 ………………………………………………… 241
? 辩点 4- 7:共同犯罪 ……………………………………………………… 241
(一)共同犯罪的认定 …………………………………………………… 241
(二)数额及从犯的认定 ………………………………………………… 242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 243
第五章 挪用类犯罪
第一节 挪用类犯罪综述 …………………………………………………… 247
一、挪用类犯罪分类索引 …………………………………………………… 247
二、挪用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 247
第二节 辩点整理 …………………………………………………………… 249
? 辩点 5- 1:挪用主体 ……………………………………………………… 249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249
(二)准国家工作人员 …………………………………………………… 250
(三)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 252
(四)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工作人员 …………………………………… 252
(五)经手、掌管特定款物的直接责任人员 ……………………………… 253
(六)单位领导和单位负责人 …………………………………………… 254
? 辩点 5- 2:挪用对象 ……………………………………………………… 255
(一)“公款”的理解 ……………………………………………………… 255
(二)“资金”的界定 ……………………………………………………… 257
(三)“特定款物”的范围 ………………………………………………… 258
(四)“物”的挪用 ………………………………………………………… 260
? 辩点 5- 3:挪用用途 ……………………………………………………… 261
(一)非法活动 …………………………………………………………… 262
(二)营利活动 …………………………………………………………… 262
(三)个人使用 …………………………………………………………… 263
(四)其他公用 …………………………………………………………… 266
(五)非法占有 …………………………………………………………… 266
? 辩点 5- 4:使用归还 ……………………………………………………… 267
(一)是否使用 …………………………………………………………… 267
(二)是否归还 …………………………………………………………… 268
? 辩点 5- 5:量刑标准 ……………………………………………………… 270
(一)挪用公款罪 ………………………………………………………… 270
(二)挪用资金罪 ………………………………………………………… 271
(三)挪用特定款物罪 …………………………………………………… 272
? 辩点 5- 6:追诉时效 ……………………………………………………… 272
? 辩点 5- 7:共同犯罪 ……………………………………………………… 273
(一)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 274
(二)主犯和从犯的认定 ………………………………………………… 275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 276
第六章 贿赂类犯罪
第一节 贿赂类犯罪综述 …………………………………………………… 281
一、贿赂类犯罪分类索引 …………………………………………………… 281
二、贿赂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 282
第二节 辩点整理 …………………………………………………………… 287
? 辩点 6- 1:主体对象 ……………………………………………………… 288
(一)国家工作人员 ……………………………………………………… 289
(二)特定关系人 ………………………………………………………… 291
(三)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 293
(四)非国家工作人员 …………………………………………………… 294
(五)单位 ………………………………………………………………… 296
? 辩点 6- 2:贿赂对象 ……………………………………………………… 297
(一)货币 ………………………………………………………………… 297
(二)物品 ………………………………………………………………… 297
(三)财产性利益 ………………………………………………………… 298
? 辩点 6- 3:职务要件 ……………………………………………………… 298
(一)受贿罪的职务要件 ………………………………………………… 298
(二)斡旋受贿的职务要件 ……………………………………………… 299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职务要件 …………………………………… 300
(四)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职务要件 ……………………………… 301
(五)与“工作上的便利”的区别 ………………………………………… 302
? 辩点 6- 4:谋利要件 ……………………………………………………… 302
(一)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 …………………………………………… 302
(二)利益正当与否的标准 ……………………………………………… 304
? 辩点 6- 5:受贿类型 ……………………………………………………… 305
(一)借用型受贿 ………………………………………………………… 305
(二)交易型受贿 ………………………………………………………… 305
(三)收受干股型受贿 …………………………………………………… 306
(四)合作投资型受贿 …………………………………………………… 307
(五)委托理财型受贿 …………………………………………………… 307
(六)赌博型受贿 ………………………………………………………… 308
(七)挂名领取薪酬型受贿 ……………………………………………… 308
? 辩点 6- 6:行贿行为 ……………………………………………………… 309
(一)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 310
(二)被索贿的例外处理 ………………………………………………… 310
(三)给予财物的行为方式 ……………………………………………… 311
(四)影响量刑的情节 …………………………………………………… 311
(五)财产刑的运用 ……………………………………………………… 313
? 辩点 6- 7:介绍贿赂 ……………………………………………………… 314
(一)介绍行为 …………………………………………………………… 314
(二)此罪彼罪 …………………………………………………………… 314
? 辩点 6- 8:量刑标准 ……………………………………………………… 316
(一)受贿型贿赂类犯罪 ………………………………………………… 316
(二)行贿型贿赂类犯罪 ………………………………………………… 317
(三)介绍型贿赂类犯罪 ………………………………………………… 319
? 辩点 6- 9:共同犯罪 ……………………………………………………… 319
(一)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共同受贿的责任区分 ………………………… 319
(二)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责任区分 ………… 320
(三)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受贿的责任区分 ……………………… 320
? 辩点 6- 10:自首立功……………………………………………………… 322
(一)主动交代 …………………………………………………………… 322
(二)自首 ………………………………………………………………… 323
(三)特别自首 …………………………………………………………… 329
(四)单位自首 …………………………………………………………… 331
(五)坦白 ………………………………………………………………… 331
(六)立功 ………………………………………………………………… 332
? 辩点 6- 11:其他情节……………………………………………………… 335
(一)退还上交 …………………………………………………………… 335
(二)积极退赃 …………………………………………………………… 336
(三)追缴退赔 …………………………………………………………… 336
(四)终身监禁 …………………………………………………………… 336
(五)既遂未遂 …………………………………………………………… 337
(六)索贿从重 …………………………………………………………… 338
(七)多次受贿 …………………………………………………………… 339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 339
第七章 渎职类犯罪
第一节 渎职类犯罪综述 …………………………………………………… 343
一、渎职类犯罪分类索引 …………………………………………………… 343
二、渎职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 345
第二节 辩点整理 …………………………………………………………… 354
? 辩点 7- 1:渎职主体 ……………………………………………………… 354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界定 ………………………………………… 354
(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扩展 ………………………………………… 355
(三)特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358
(四)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 …………………………………… 360
? 辩点 7- 2:渎职行为 ……………………………………………………… 362
(一)滥用职权 …………………………………………………………… 362
(二)玩忽职守 …………………………………………………………… 364
(三)徇私舞弊 …………………………………………………………… 366
? 辩点 7- 3:主观方面 ……………………………………………………… 368
(一)罪过形式 …………………………………………………………… 368
(二)犯罪动机 …………………………………………………………… 369
? 辩点 7- 4:因果关系 ……………………………………………………… 371
(一)渎职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371
(二)“多因一果”下因果关系的认定 …………………………………… 371
(三)过失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 ………………………………………… 372
? 辩点 7- 5:立案标准 ……………………………………………………… 374
(一)普通型渎职类犯罪的立案标准 …………………………………… 374
(二)司法型渎职类犯罪的立案标准 …………………………………… 376
(三)特定型渎职类犯罪的立案标准 …………………………………… 378
(四)企业型渎职类犯罪的立案标准 …………………………………… 382
? 辩点 7- 6:共同犯罪 ……………………………………………………… 384
(一)无身份者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共同犯罪 …………………………… 385
(二)渎职者与其监管、查禁对象的共犯问题 …………………………… 386
(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的责任区分 ……………………………… 387
(四)集体行为与个人行为之间的责任区分 …………………………… 387
? 辩点 7- 7:此罪彼罪 ……………………………………………………… 388
(一)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 ………………………………… 388
(二)徇私枉法罪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 389
(三)普通渎职类犯罪与特殊渎职类犯罪的关系 ……………………… 389
? 辩点 7- 8:一罪数罪 ……………………………………………………… 389
(一)一罪 ………………………………………………………………… 390
(二)数罪 ………………………………………………………………… 391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 392
第八章 税务类犯罪
第一节 税务类犯罪综述 …………………………………………………… 397
一、税务类犯罪分类索引 …………………………………………………… 397
二、税务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 398
第二节 辩点整理 …………………………………………………………… 402
? 辩点 8- 1:犯罪主体 ……………………………………………………… 402
(一)单位犯罪 …………………………………………………………… 403
(二)主体身份 …………………………………………………………… 409
? 辩点 8- 2:主观方面 ……………………………………………………… 412
(一)犯罪故意 …………………………………………………………… 412
(二)认定明知 …………………………………………………………… 412
(三)犯罪目的 …………………………………………………………… 414
? 辩点 8- 3:犯罪行为 ……………………………………………………… 416
(一)逃税罪 ……………………………………………………………… 416
(二)抗税罪 ……………………………………………………………… 419
(三)逃避追缴欠税罪 …………………………………………………… 420
(四)骗取出口退税罪 …………………………………………………… 421
(五)虚开型税务类犯罪 ………………………………………………… 423
(六)造买售型税务类犯罪 ……………………………………………… 428
(七)持有型税务类犯罪 ………………………………………………… 431
? 辩点 8- 4:犯罪对象 ……………………………………………………… 433
? 辩点 8- 5:数额情节 ……………………………………………………… 434
(一)数额认定 …………………………………………………………… 437
(二)情节认定 …………………………………………………………… 439
? 辩点 8- 6:犯罪形态 ……………………………………………………… 442
(一)逃税罪 ……………………………………………………………… 442
(二)抗税罪 ……………………………………………………………… 442
(三)逃避追缴欠税罪 …………………………………………………… 442
(四)骗取出口退税罪 …………………………………………………… 442
(五)虚开型犯罪 ………………………………………………………… 443
(六)出售型犯罪 ………………………………………………………… 443
? 辩点 8- 7:共同犯罪 ……………………………………………………… 444
(一)单位犯罪 …………………………………………………………… 444
(二)犯罪集团 …………………………………………………………… 447
(三)以共犯论 …………………………………………………………… 447
? 辩点 8- 8:一罪数罪 ……………………………………………………… 448
(一)一罪 ………………………………………………………………… 448
(二)数罪 ………………………………………………………………… 450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 450
第九章 走私类犯罪
第一节 走私类犯罪综述 …………………………………………………… 455
一、走私类犯罪分类索引 …………………………………………………… 455
二、走私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 455
第二节 辩点整理 …………………………………………………………… 458
? 辩点 9- 1:走私主体 ……………………………………………………… 459
(一)单位犯罪主体 ……………………………………………………… 459
(二)国家工作人员 ……………………………………………………… 465
(三)海上运输人 ………………………………………………………… 465
(四)华侨、港澳同胞 ……………………………………………………… 465
? 辩点 9- 2:主观方面 ……………………………………………………… 466
(一)犯罪故意 …………………………………………………………… 466
(二)犯罪目的 …………………………………………………………… 471
(三)犯罪动机 …………………………………………………………… 473
? 辩点 9- 3:走私行为 ……………………………………………………… 473
(一)通关走私行为 ……………………………………………………… 473
(二)绕关走私行为 ……………………………………………………… 474
(三)后续走私行为 ……………………………………………………… 474
(四)变相走私行为 ……………………………………………………… 476
? 辩点 9- 4:走私对象 ……………………………………………………… 476
(一)走私武器、弹药罪 …………………………………………………… 476
(二)走私核材料罪 ……………………………………………………… 478
(三)走私假币罪 ………………………………………………………… 479
(四)走私文物罪 ………………………………………………………… 480
(五)走私贵重金属罪 …………………………………………………… 481
(六)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 …………………………………… 483
(七)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 484
(八)走私淫秽物品罪 …………………………………………………… 484
(九)走私废物罪 ………………………………………………………… 485
(十)走私毒品罪 ………………………………………………………… 485
(十一)走私制毒物品罪 ………………………………………………… 485
(十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 485
? 辩点 9- 5:量刑标准 ……………………………………………………… 486
(一)走私武器、弹药罪 …………………………………………………… 486
(二)走私核材料罪 ……………………………………………………… 488
(三)走私假币罪 ………………………………………………………… 488
(四)走私文物罪 ………………………………………………………… 489
(五)走私贵重金属罪 …………………………………………………… 489
(六)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 …………………………………… 490
(七)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 494
(八)走私淫秽物品罪 …………………………………………………… 496
(九)走私废物罪 ………………………………………………………… 497
(十)走私毒品罪 ………………………………………………………… 497
(十一)走私制毒物品罪 ………………………………………………… 497
(十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 498
? 辩点 9- 6:犯罪形态 ……………………………………………………… 500
? 辩点 9- 7:共同犯罪 ……………………………………………………… 502
(一)共同走私犯罪认定的规定 ………………………………………… 502
(二)单位和个人共同走私的处理 ……………………………………… 503
(三)共同走私案件罚金刑的判处 ……………………………………… 504
(四)共同走私犯罪分子的处罚 ………………………………………… 504
? 辩点 9- 8:单位自首 ……………………………………………………… 508
? 辩点 9- 9:一罪数罪 ……………………………………………………… 509
(一)一罪 ………………………………………………………………… 509
(二)数罪 ………………………………………………………………… 510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 511
第十章 毒品类犯罪
第一节 毒品类犯罪综述 …………………………………………………… 515
一、毒品类犯罪分类索引 …………………………………………………… 515
二、毒品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 516
第二节 辩点整理 …………………………………………………………… 521
? 辩点 10- 1:犯罪主体……………………………………………………… 521
(一)主体年龄 …………………………………………………………… 521
(二)弱势群体 …………………………………………………………… 524
(三)吸毒人员 …………………………………………………………… 525
(四)特殊主体 …………………………………………………………… 527
(五)国家工作人员 ……………………………………………………… 528
(六)近亲属 ……………………………………………………………… 528
? 辩点 10- 2:主观方面……………………………………………………… 529
? 辩点 10- 3:涉毒行为……………………………………………………… 531
(一)走私 ………………………………………………………………… 532
(二)贩卖 ………………………………………………………………… 532
(三)运输 ………………………………………………………………… 532
(四)制造 ………………………………………………………………… 533
(五)非法生产 …………………………………………………………… 533
(六)非法买卖 …………………………………………………………… 533
(七)非法种植 …………………………………………………………… 534
(八)非法持有 …………………………………………………………… 534
(九)非法提供 …………………………………………………………… 535
(十)其他行为 …………………………………………………………… 535
? 辩点 10- 4:界定毒品……………………………………………………… 536
(一)毒品的种类和名称 ………………………………………………… 537
(二)毒品的数量 ………………………………………………………… 539
(三)毒品的含量 ………………………………………………………… 551
? 辩点 10- 5:罪名认定……………………………………………………… 553
(一)看主观明知 ………………………………………………………… 553
(二)看动机目的 ………………………………………………………… 553
(三)看是否同谋 ………………………………………………………… 554
(四)看特殊人员 ………………………………………………………… 554
(五)看犯罪行为 ………………………………………………………… 554
? 辩点 10- 6:犯罪情节……………………………………………………… 555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情节辩护 ………………………… 555
(二)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情节辩护 ……………………………………… 556
(三)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罪的情节辩护 …… 556
(四)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情节辩护 ……………………………… 557
(五)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情节辩护 ………………………… 557
(六)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情节辩护 ……………………………………… 558
(七)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的情节辩护 ……………………… 558
(八)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情节辩护 ………………………………… 559
(九)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情节辩护 ………………………… 559
(十)毒品再犯的情节辩护 ……………………………………………… 560
? 辩点 10- 7:特情因素……………………………………………………… 561
(一)犯意引诱 …………………………………………………………… 562
(二)数量引诱 …………………………………………………………… 563
? 辩点 10- 8:犯罪形态……………………………………………………… 563
(一)走私毒品罪的未遂 ………………………………………………… 564
(二)贩卖毒品罪的未遂 ………………………………………………… 564
(三)运输毒品罪的未遂 ………………………………………………… 564
(四)制造毒品罪的未遂 ………………………………………………… 565
(五)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毒罪的未遂 ………………………… 565
(六)持有型毒品类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 565
? 辩点 10- 9:共同犯罪……………………………………………………… 566
(一)共同犯罪的认定与处罚 …………………………………………… 566
(二)正确区分主犯和从犯 ……………………………………………… 567
(三)认定共犯的犯罪数量 ……………………………………………… 567
(四)确定共同犯罪人的刑罚 …………………………………………… 567
(五)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 567
? 辩点 10- 10:立功表现 …………………………………………………… 570
(一)共同犯罪中的立功认定 …………………………………………… 571
(二)立功从宽处罚把握的标准 ………………………………………… 571
? 辩点 10- 11:量刑指导 …………………………………………………… 572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 573
(二)非法持有毒品罪 …………………………………………………… 573
(三)容留他人吸毒罪 …………………………………………………… 574
? 辩点 10- 12:死刑辩护 …………………………………………………… 574
(一)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原则 ………………………………………… 575
(二)不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 ………………………………………… 575
(三)可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 ………………………………………… 577
(四)具体罪名中的死刑适用问题 ……………………………………… 578
(五)特殊情节中的死刑适用问题 ……………………………………… 579
? 辩点 10- 13:程序审查 …………………………………………………… 582
(一)毒品提取和扣押 …………………………………………………… 582
(二)毒品称量 …………………………………………………………… 584
(三)毒品取样 …………………………………………………………… 585
(四)毒品送检 …………………………………………………………… 587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 587
第十一章 黄赌类犯罪
第一节 黄赌类犯罪综述 …………………………………………………… 591
一、黄赌类犯罪分类索引 …………………………………………………… 591
二、黄赌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 592
第二节 辩点整理 …………………………………………………………… 598
? 辩点 11- 1:犯罪主体……………………………………………………… 598
(一)主体年龄 …………………………………………………………… 598
(二)主体性别 …………………………………………………………… 599
(三)主体身份 …………………………………………………………… 600
? 辩点 11- 2:主观方面……………………………………………………… 602
(一)罪过形式 …………………………………………………………… 602
(二)认定明知 …………………………………………………………… 604
(三)犯罪目的 …………………………………………………………… 606
? 辩点 11- 3:客观方面……………………………………………………… 608
(一)淫乱类犯罪 ………………………………………………………… 608
(二)淫秽物品类犯罪 …………………………………………………… 612
(三)性侵类犯罪 ………………………………………………………… 615
(四)赌博类犯罪 ………………………………………………………… 619
? 辩点 11- 4:追诉标准……………………………………………………… 620
(一)淫乱类犯罪 ………………………………………………………… 620
(二)淫秽物品类犯罪 …………………………………………………… 622
(三)性侵类犯罪 ………………………………………………………… 630
(四)赌博类犯罪 ………………………………………………………… 632
? 辩点 11- 5:从重情节……………………………………………………… 635
(一)不满 14 周岁的儿童 ………………………………………………… 635
(二)不满 14 周岁的幼女 ………………………………………………… 636
(三)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 …………………………………………… 636
(四)从重、从严处罚的情形 ……………………………………………… 636
? 辩点 11- 6:共同犯罪……………………………………………………… 636
(一)网络共同犯罪的认定 ……………………………………………… 637
(二)利用赌博机开设赌场共犯的认定 ………………………………… 637
(三)犯罪主体的特殊处罚 ……………………………………………… 637
(四)共同强奸中的轮奸 ………………………………………………… 638
? 辩点 11- 7:罪与非罪……………………………………………………… 639
(一)通奸行为 …………………………………………………………… 639
(二)半推半就的性行为 ………………………………………………… 640
(三)对男性的性侵行为 ………………………………………………… 641
(四)集体卖淫行为 ……………………………………………………… 641
? 辩点 11- 8:此罪彼罪……………………………………………………… 642
(一)存在暴力手段的案件 ……………………………………………… 642
(二)赌博案件的特殊情形 ……………………………………………… 644
(三)淫秽物品的出版传播 ……………………………………………… 645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 646
第十二章 融资类犯罪
第一节 融资类犯罪综述 …………………………………………………… 651
一、融资类犯罪分类索引 …………………………………………………… 651
二、融资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 652
第二节 辩点整理 …………………………………………………………… 655
? 辩点 12- 1:犯罪主体……………………………………………………… 656
(一)单位主体 …………………………………………………………… 656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 658
(三)融资方和投资方 …………………………………………………… 659
(四)中介机构及其人员 ………………………………………………… 659
(五)金融机构及其人员 ………………………………………………… 659
? 辩点 12- 2:主观方面……………………………………………………… 660
(一)犯罪故意 …………………………………………………………… 660
(二)犯罪目的 …………………………………………………………… 660
(三)犯罪动机 …………………………………………………………… 662
? 辩点 12- 3:犯罪行为……………………………………………………… 663
(一)非法发行证券行为 ………………………………………………… 663
(二)骗贷行为 …………………………………………………………… 667
(三)高利转贷行为 ……………………………………………………… 669
(四)非法集资行为 ……………………………………………………… 670
(五)非法放贷行为 ……………………………………………………… 672
(六)催收非法债务行为 ………………………………………………… 672
? 辩点 12- 4:数额情节……………………………………………………… 673
(一)证券融资型融资类犯罪 …………………………………………… 673
(二)银行贷款型融资类犯罪 …………………………………………… 673
(三)民间借贷型融资类犯罪 …………………………………………… 674
? 辩点 12- 5:其他辩点……………………………………………………… 677
(一)非法证券活动中的此罪与彼罪 …………………………………… 677
(二)贷款中的罪与非罪 ………………………………………………… 677
(三)放贷中的一罪与数罪 ……………………………………………… 678
(四)集资中的共同犯罪问题 …………………………………………… 678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 678
附录 娄秋琴专访文章 ………………………………………………………… 681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