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人类学绘画
《人类学绘画——旨趣、志向与实验》是一本绘画人类学论文与画作合集。含“人类学画作”23幅、“绘画人类学”论文3篇、“绘画人类学”沙龙笔录2篇,前两个部分由庄孔韶执笔,沙龙活动由庄孔韶主持,分别呈现绘画人类学这门交叉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旨趣、志向、成果——为什么要推动人类学与绘画的跨学科实验,跨学科团队中的人类学学者与画家在田野观察、互动交流中形成了哪些共识和成果。“不浪费的人类学”是庄孔韶教授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学方法和实践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应当在单一田野点上提供多样的文化表述,以实现对文化的综观表达,也能让读者获得对地方文化的立体而深刻的人类学体认。要实践这个思想,最重要的前提是扎实的田野调查和有深度的学术讨论。在此基础上,学者可以尝试多样的表述、表达手段——专著、论文、小说、摄影摄像、绘画等。另一方面,在写文化、拍文化、画文化、演文化的跨学科实践中,庄孔韶教授反思西方科学实证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意会盲区,引入中国传统文论中的“隐秀”观、“性灵、真、趣”等审美追求,意在人类学田野工作训练与实践中,既做到明述的、合逻辑的论证,又深入把握那些非理性、情感、象征、隐喻和直觉的认知与诗性智慧,表达不可言说或难以言说的内涵,进而形成对一个文化触类旁通的综观的认识。绘画人类学就是对“不浪费的人类学”这一理念的实践,展现了人类学民族志表达的多元性和人类认识论的跨学科横向扩展,人类学绘画具有复合型思维表达特点,能够充分体现可以言说与不可言说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