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
本教材第1版出版至今已经6年了,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建设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和改革。大学物理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在传承经典理论的同时,融入现代科学成果与教学方法。在这6年中,根据使用本教材的教师提供的教学反馈建议以及收获一些学生的真实体验感受,我们对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本次教材改版旨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需求,结合教学实践反馈,优化内容体系,提升教材的启发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本次修订保留了第1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此外做了如下修订工作:
(1) 本书在每个章节内容里都增加了一些“科学家简介”的内容。主要介绍与本章物理知识密切相关的国内外科学家,比如在第10章中,通过介绍法拉第的成长经历和学术成就,强调“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激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突破出身与环境限制,培养终身学习的品质。同时让学生学习法拉第的科学品格——无私与社会责任感。
(2) 适当增添了多个阅读文档和一些视频资料,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观看视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和立体感。
(3) 在上、下册的最后增加了3~5套综合练习,方便读者和学生进行测评,可以当作对整本书掌握情况的一个综合评价。
全书第1~3章由施一峰修订; 第4~7章及综合练习由陈源福修订; 第8~9章及综合练习由陈春彩修订; 第10~12章由骆明辉修订。
全书第1版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郭重雄教授、陈春荣教授的悉心指导,得到了同行: 陈荣泉、余小刚、蔡琳敏、章进炳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的书籍、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甚至错误,敬请有关老师和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在今后再版中加以改正,使我们的教材在使用中不断完善。
编者
2025年3月于闽南理工学院
第1版前言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建本科高等院校正在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各专业对教材的要求既有普通本科的共性,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自身特点,即更加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为适应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需要,我们根据教育部最近制定的《理工科非物理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需求的特点,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参照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成果编写本教材。
由于本教材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物理知识与生产技术、生活实际和自然现象相结合。本教材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为适应企业生产技术的需要,本教材以经典物理为主要内容,近代物理压缩为一章,仅介绍狭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 各章节内容的编写重点强调物理思想和物理图像的构建,在正文的叙述中某些定理、定律等知识能用物理图像说清楚的就不用复杂的数学推证。
(3) 书中的例题和练习题的选取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选择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应用题及对其基本解题方法进行训练,避开需要复杂的数学推导的例题和练习题。
(4) 每章开头设计了本章内容的知识框架图,每章最后列出了内容概述,以便学生、读者把握教材的知识要点和线索。
(5) 本教材配有多媒体课件(PPT)、电子教案和习题集等教学资源。
考虑到新建本科应用型高等院校不同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教材各章内容相对独立,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内容进行重组或取舍。教学可在72~96学时范围内,对有“*”号标示的内容可作为学生阅读或拓展内容,删除也不影响整本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本书由闽南理工学院具有多年教学与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集体编写而成。由陈春荣老师策划并撰写前言,由陈春彩、陈源福统稿。其中第1章的全部内容,第2~4章的插图及阅读材料由施一峰执笔; 第2~4章其他内容由余小刚执笔; 第5章由蔡琳敏执笔; 第6、7章由陈源福执笔; 第8、9、12章(除了第8章图8-1~图8-24插图由章进炳绘制)全部由陈春彩执笔; 第10章由骆明辉执笔; 第11章由陈荣泉执笔。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郭重雄教授悉心指导,也得到了闽南理工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的书籍、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有关老师和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在今后再版中加以改正,使本教材在使用中不断完善。
编者
2017年7月于闽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