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和法作为中国书法美学涉及的两个重要范畴,当代学者虽偶有论及,且都有理论上的贡献,但缺乏将两者结合起来做系统性的考察和研究;另一方面,当代书法界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史料考据,或以书法美学为空泛,或视书法美学为畏途。理在书法理论中的美学表述究竟如何?理如何赋予书法深刻的美学品格?书法理与法之间有何关联?理与法在书法史上具有怎样的审美表现?书法无法的审美超越有哪些具体案例?本书从书法之理和法立论,试图对中国书法理法论的内涵,以及对应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审美形态进行研究。
《中国书法的理法观》深入探索了书法艺术的内核,以理与法为核心,系统梳理了书法史上两大范畴的辩证关系理是自然万物与艺术规律的本体依据,而法则是历代书家总结的技法规范。无论你是书法爱好者,还是传统文化研究者,亦或是对哲学与美学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都能助你跳出技法表象,洞见书法艺术中形而上的哲思与生命力。封面采用压纹艺术纸,多种工艺结合,装帧设计考究,极具收藏价值。16开空背,180余图,经典书画与碑帖,彩色与黑白结合,高精印刷,舒适阅读大图。邱振中、丛文俊、樊波联袂推荐。
杨勇,艺术学博士。现任《书法》《书法研究》副主编、编审。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主编 奖等。
论文获中国文联第二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入选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等。于《光明日报》《中国书法》《中国文艺评论》等报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出版专著《论书雅言》等六部。
导 论 / 1
第一章 先秦哲学中理与法的本义 / 3
一 理的多种含义和本质内涵 / 3
二 法的内涵及其表现形态 / 11
三 先秦哲学对法的反思和超越 / 22
第二章 理在书法理论中的美学表述 / 26
一 书法的创作之理 / 26
二 理作为书法取象提炼概括的根据 / 40
三 理赋予书法深刻的美学品格 / 56
第三章 书法之法的审美规定及表现 / 64
一 书法之法的本质内涵 / 64
二 笔法与墨法 / 74
三 字法与章法 / 109
第四章 书法中理与法的关系 / 124
一 理与法的同一性 / 124
二 理与法的相异性 / 135
三 书画中理与法的审美互证 / 142
第五章 理与法在书法史上的审美表现 / 158
一 以理见著的书风代表 / 158
二 唐代重法的审美形态考 / 174
三 颜真卿唐法的集大成者 / 195
第六章 书法无法的审美超越 / 217
一 书法理论中的通变思想 / 217
二 唐代狂草超越法度的审美境界 / 233
三 尚意书风下宋人对法的态度 / 253
四 明清浪漫主义书风的无法之趣 / 273
余论 / 309
一 书法之理与法的审美价值 / 309
二 书法之重法轻理的趋势 / 311
三 守成与开拓的辩证关系:守法和变法 / 313
参考文献 / 317
后 记 /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