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中医科研设计与方法
《中医科研设计与方法》教材为适应新医科教育,顺应医学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教育模式向以医 X交叉学科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的转变,同时全面整合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医学新领域,培养中医、中药领域创新卓越人才,培养能适应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变革,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中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
教材内容设计与编排思路: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文献研究方法、临床试验设计及实验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具体实施的基本技能,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初步掌握研究中医药科研的思路和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由三章正文组成:第一章为文献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介绍文献研究的概念和范围、研究的方法等;第二章为临床试验设计,主要介绍中医临床研究实施方案设计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及课题管理规定事项等;第三章为常用实验技术,主要介绍基础研究中所涉及的常用实验技术,如PCR、RT-PCR、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高效液相色谱、流式细胞术、代谢组学、微生物基因检测和宏基因组测序等实验方法的基本理论及具体操作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特别是对各种科研技术方法具体应用方法等,作为授课的重点讲清讲透,对于各种理论和基本概念说理清楚。对于要求学生掌握和熟悉的内容则突出重点。 (2)明确本课程的内容与相关学科和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在中医文献检索、中医临床科研思路与方法、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中已的部分内容与本课程会有一定的相似内容,本课程将在避免重复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联系。对上述课程中所未讲清的内容进一步讲深讲透。 (3)本课程的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实验示范教学。其中,文献研究方法、临床试验设计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技术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但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引用临床实例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必要的教学见习和讨论,尽可能采用电化教学等直观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对中医药学的最新科研方向及其思路进行必要的介绍。 教材特色与创新: (1)编写思路创新。为适应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多学科交叉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编写思路方面以提高学生的文献、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科研能力为目标,以中医、中药领域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主,突破课堂教学框架,以理论与案例及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参与项目的设计、项目研究、项目结题及论文撰写的全过程。 (2)编写内容创新。将中医学和中药学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以及中医中药学综合性研究设计案例作为教材内容,围绕常见病、重大难治性疾病的中医诊治的文献理论研究、临床循证评价研究和及作用机制研究,使学生充掌握中医药常用的文献研究方法、临床试验设计和常用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以有效衔接学生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研究。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