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资源及新兴的生产力, 是驱动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生产、 分配、 交易、 消费和社会管理等层面, 深刻重塑经济运行方式、 日常生活模式和行政管理模式。数字孪生是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 存货质押融资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模式, 供应链中的物流企业或金融机构基于物流金融数字孪生构建仓单融资模式, 具有高度的前沿性及创新性, 体现出物流金融从信息化到全面赋能、再向数智化重构转化的高级阶段。
数字孪生作为物流金融的高级阶段, 是对被质押物监管融资的精准数字化表达, 具有动态、 精确、 实时、 双向交互等特点, 具有可视监控、 分析、诊断、 预测、 决策、 控制等金融服务功能。 数字孪生融合来自物联网传感器的实时数据来复制状态和管理行为, 结合多种智能技术、 区块链存证和算法建模, 实现对 真实 虚拟 两个平行系统的精确控制与协同, 实时反映当前资产的状况 (环境、 生命周期和配置), 金融机构借助数字孪生技术, 对被质押资产进行精细化控制, 能准确评估资产的最新状况, 预测借款人的未来行为、 优化风险控制策略, 最终通过数字技术获取可信数据、 构建场景金融和改进风控方法, 从技术角度有效缓解 信息不对称 这一根源性问题。
本书阐述物流金融的现实问题, 基于 信息不对称 这一根源性问题,以数字技术分析破解这一难题, 并提出物流金融数字孪生的系统构架和构建方法, 分析行业中的典型实践和领先解决方案。 本书内容共分六章。
第一章介绍了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阐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数字化转型的阶段特征。 在此基础上, 着重探讨了物流金融与数字化转型的紧密关系, 阐述了数字技术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并指出了从数据处理到信号提供的转变以及创新物流金融模式的必要性。
第二章介绍了物流金融数字孪生的基础理论及技术机制, 其中包括数字系统与物理系统的交互、 平行管理模式的构建、 可信数据的获取与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等。 这些基础理论与技术机制为后续章节的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深入探讨了数字物流运作模式, 分析了物流系统数字化赋能、 物流监管数字化以及物流场景金融等多个领域。 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数字化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 也为读者提供了在实践中应用的具体模式和方法。第四章聚焦于物流金融数字孪生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 通过对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入剖析, 结合实际案例, 探讨了如何构建可信、 高效的物流金融数字孪生系统, 以及该系统在物流管理、 监管和金融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
第五章以物流金融数字孪生实践为焦点, 分析了物流金融发展的产业背景、 物流金融的场景化与数智化应用、 存货 (仓单) 融资的数智化应用与创新, 以及存货 (仓单) 融资监管平台建设与运营经验。 特别关注粮食行业存货 (仓单) 融资数智化实践, 深入探讨了粮食行业中数字化技术对存货融资的影响与应用。
第六章则通过行业案例分析, 重点剖析了 66 云链 能化行业数字仓单融资方案及存货 (仓单) 质押监管数字孪生系统框架设计等, 从实际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 为读者提供更具体的参考和借鉴。本书适用于金融和资产管理、 数字平台、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 本书的编撰旨在为学者、 企业家和从业者提供全面深入的指导, 促进物流金融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融合, 推动物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金融创新, 同时也期待本书能够激发更多关于物流金融数字孪生的研究与探索。
本书第一章至第五章由陈广仁编写, 第六章由段伟常编写, 全书由陈广仁统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 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