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梳理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关决定人命运的因果规律的论述,让人们明了命运就在自己手中以及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对于劝导人们向上向善、自强不息、提升道德教育效果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主题鲜明,方向正确;体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具有很好的时代现实性特点;同时还融入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一本很好的四德和励志教育用书。
范业赞,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教授,菏泽职业学院原副院长、政协第十五届菏泽市常委会委员、。担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全社会推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先后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委员会聘为高级讲师、山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五老讲师团根据多年来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培训班以及公益论坛上宣讲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编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版》《家庭教育的智慧》。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原理
一、为什么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因果联系是客观规律
三、因果规律的原理
四、因果联系的特点
五、社会的因果规律
六、因果规律的通俗化表述
第二章实证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政权的兴亡更替
三、企业的盛衰成败
四、个人的吉凶祸福
/001
/003
/003
/008
/012
/016
/022
/026
/032
/032
/036
/040
/044
002·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三章解惑
一、万事俱备,还需东风
二、好人未必真好
三、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
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五、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六、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
七、祸之福所倚,福之祸所伏
八、小人朝为而夕求其成
九、人贵有自知之明
十、不要低估别人的善良
十一、好人一定不长寿吗
十二、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
十三、我们对规律的认识有限
十四、因果规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根据
第二篇分论
第四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二、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三、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出乎尔者,反乎尔者
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054
/054
/056
/064
/069
/074
/076
/082
/086
/089
/097
/099
/103
/108
/111
/113
/115
/115
/119
/123
/126
/131
/135
目录·003
七、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八、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九、财聚民散,财散民聚
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十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十二、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十三、吃亏是福
十四、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
十五、满招损,谦受益
第五章祸福由己
一、自作孽,不可逭
二、存亡祸福,皆己而已
三、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四、咎由自取
五、玩火自焚
六、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第六章天助自助者
一、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二、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三、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四、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五、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六、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
七、一勤天下无难事
/137
/141
/143
/147
/150
/153
/157
/159
/162
/169
/169
/171
/175
/177
/180
/183
/189
/189
/193
/197
/203
/209
/213
/217
004·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三篇致用
第七章智慧
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三、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第八章立命
一、命由我立,福自己求
二、天作孽,犹可违
三、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四、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五、福在积善
六、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第九章践行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二、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
三、自胜者强
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21
/223
/223
/229
/236
/242
/242
/248
/252
/260
/267
/272
/284
/284
/288
/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