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著名漫画家肯·克里姆斯坦为20世纪杰出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创作的图像小说形式的传记,集中描绘了阿伦特人生中的三次重大逃离,也即三次重要的人生转折,由此串连起她的思想轨迹,以及她与其他思想家和学者之间的交集与思想碰撞。
作者以漫画家的视角塑造了一个有别于以往的阿伦特形象和同时代知识分子群像,幽默但不失深刻地刻画了这位复杂、有争议,但极其勇敢的女性,灵动的图画形式让深奥的思想理论变得更容易接受,从而实现让阿伦特的思想在普通读者中产生共鸣的创作初衷。本书荣获多项美国图书大奖,目前已译成九种语言出版。
逃离,阿伦特一生的关键词。
她生于一个失落的世界,迷惘的国度,她拒绝哲学家标签,洞察现实;矛盾、不自洽,正是她的思想活力源泉。她是流亡的思想者,她的理论用爱对抗撕裂。
这是一个以漫画家独有的轻松幽默方式讲述的人生故事:柯尼斯堡的童年,马堡求学,柏林成家,巴黎流亡,纽约成名,穿插着知识分子群像,还有谍战片般的虎口脱险。
汉娜?阿伦特的人生轨迹被归结为三次逃离。从逃离德国,到逃离海德格尔、逃离哲学,再到逃离主流,从不停息,因为她信奉:活着与思想是一回事。
作者 肯·克里姆斯坦(Ken Krimstein),美国著名漫画家、作家、教师。任教于德保罗大学和芝加哥艺术学院,兼任柏林美国学院的研究员。为《纽约客》《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纽约观察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撰稿并绘画。现居美国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2018年出版的图像小说《汉娜·阿伦特的三次逃离》入选《福布斯》年度最佳图像小说,获伯纳德·J.布罗梅尔传记和回忆录奖,入围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最终决选。2021年出版的图像小说《当我长大时》被评为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年度最佳图书、《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图书。2024年出版图像小说新作《卡夫卡乡的爱因斯坦:坠入兔穴,带回宇宙》入选《福布斯》年度最佳图像小说、和漫画节拍年度50部最佳漫画。
译者 刘楠楠,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耳曼文学系和艺术系。德国美因茨大学翻译学博士。译著有《友谊的辩证法:阿多诺、本雅明通信集19281940》《哈耶克的维特根斯坦传:文本及其历史》《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19141916》。
童年的悲伤 /3
汉娜的第一次逃离 /43
汉娜的第二次逃离 /85
汉娜的第三次逃离 /145
思想无藩篱 /209
尾声 /229
阅读参考 /230
致谢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