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兵书精要通览》全书精选先秦至晚清军事名著40余部,每本兵书分为两部分,一为其书其人,概要介绍文中兵书或名篇的主要价值和该兵书或名篇的作者生平事迹、成书过程和版本流传。二为思想精要,撷取一部兵书或兵家论兵名篇的思想精华加以介绍,突出分析其中的国防思想、战略观点、作战原则、为将之道、管理方法、带兵艺术等要点,同时点明其现实借鉴意义,及其在当代军事斗争、商场竞争、为人处世等领域的运用价值。
一、为什么要读?
1. 内容丰富全面:精选先秦至晚清 40 余部军事名著,涵盖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兵书,能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历代兵书的精华。
2. 结构清晰合理:《中国历代兵书精要通览》所介绍的每部兵书均分为其书其人思想精要两部分,从介绍兵书及其作者入手,随后对兵书进行解读,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兵书的内涵和价值。
3. 现实意义重大:书中不仅介绍兵书的思想精华,还点明其在当代军事斗争、商场竞争、为人处世等领域的运用价值,能帮助读者将古代智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读后能得到什么?
1. 军事知识:系统学习中国历代兵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精华,包括国防思想、战略观点、作战原则等,提升对军事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2. 人物认知:通过其书其人了解兵书作者的生平事迹、成书过程和版本流传,更全面地认识这些军事思想家,感受他们的智慧和时代背景对兵书的影响。
3. 实用技能:掌握兵书中的管理方法、带兵艺术等要点,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管理和团队协作中。同时,汲取其中的智慧,应用于商场竞争和为人处世,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丛书介绍
《中国历代兵书精要新解》丛书,共计14本,依次为《中国历代兵书精要通览》《孙子兵法精要新解》《吴子精要新解》《司马法精要新解》《孙膑兵法精要新解》《尉缭子精要新解》《鬼谷子精要新解》《六韬精要新解》《三略精要新解》《将苑精要新解》《唐李问对精要新解》《纪效新书精要新解》《三十六计精要新解》《曾胡治兵语录精要新解》
未完待续,值得期待……
前言
(一)兵书的发展脉络 // 2
(二)兵书的分类体系 // 15
(三)兵书的重要价值 // 18
一、《孙子兵法》
【其书其人】//002
1. 享誉古今中外的兵学圣典 //002
2. 百世兵家之师 //002
【思想精要】//006
1. 兵者,国之大事 //006
2.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008
3.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010
4.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011
5.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013
6. 智信仁勇严,为将之五德 //015
7.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019
二、《吴子》
【其书其人】//024
1. 蕴含无价真理的治军教本 //024
2. 战国变法先锋 //024
【思想精要】//028
1.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028
2. 禁暴救乱,师出有名 //029
3.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030
4. 重文武、兼刚柔 //031
5. 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032
6. 以治为胜,教戒为先 //033
7. 教之以礼,励之以义 //034
三、《司马法》
【其书其人】//038
1. 后人追述的古老军事法典 //038
2. 文武兼备的司马 //038
【思想精要】//040
1. 以仁为本,以义治之 //041
2. 忘战必危,好战必亡 //042
3. 智战巧阵,灵活制胜 //044
4. 治国尚礼,治军尚法 //045
四、《孙膑兵法》
【其书其人】//050
1. 嫡传孙武谋略的兵形势专著 //050
2. 善出奇谋的千古高手 //050
【思想精要】//053
1. 战胜而强兵,乐兵者亡 //054
2. 批亢捣虚,必攻不守 //054
3.势备之要阵、势、变、权 //056
4. 复徙合军,务在治兵利气 //060
5. 间于天地间,莫贵于人 //063
6. 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 //064
五、《尉缭子》
【其书其人】//068
1. 以兵法为核心的治国方略 //068
2. 扑朔迷离的尉缭 //068
【思想精要】//070
1. 以武为植,以文为种 //070
2. 先发制人,出奇制胜 //071
3. 依法治军,奖惩分明 //072
4. 用天下用,制天下制 //073
六、《六韬》
【其书其人】//078
1. 古代最早的军事百科全书 //078
2. 中国谋略学的鼻祖 //078
【思想精要】//083
1.《文韬》之要,治国安邦 //083
2.《武韬》之要,柔武攻敌 //085
3.《龙韬》之要,统军之道 //085
4.《虎韬》之要,巧妙攻守 //086
5.《豹韬》之要,战术变化 //087
6.《犬韬》之要,联合作战 //087
7. 百科俱全,多有创新 //088
七、《阴符经》
【其书其人】//096
1.迷藏不传于世的道家著作 //096
2.离经叛道的隐士 //096
【思想精要】//097
1. 行事之机暗合于天机 //097
2. 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098
3. 治国治军要以正御下,法术兼施 //099
4. 用兵打仗,盗机取胜 //100
八、《三略》
【其书其人】//104
1. 言简意赅的战略学专著 //104
2.下邳神人黄石公 //104
【思想精要】//106
1. 以义诛不义,诛暴讨乱 //106
2. 举贤任能,赏罚必信 //107
3. 因敌转化,刚柔相济 //109
九、《素书》
【其书其人】//112
1. 专论立身治国之道的奇书 //112
2. 秦末隐士黄石公 //112
【思想精要】//113
1. 道德仁义礼,立身之道 //114
2. 绝嗜禁欲,修身之道 //115
3. 积善累德,处世之道 //115
4. 人尽其才,用人之道 //117
5. 顺应民意,治国之道 //117
十、《鬼谷子》
【其书其人】//122
1.旷世奇书的秘笈 //122
2. 神秘莫测的鬼谷子 //122
【思想精要】//126
1. 崇尚和平,审慎使用武力 //127
2. 追求实用,反对道德绑架 //128
3. 掌握主动,制人不制于人 //129
4. 知人察物,注重随机应变 //130
5. 正不如奇,善用奇计良谋 //131
十一、《战略》
【其书其人】//134
1. 首创战略一词的杰作 //134
2. 文人兵学家司马彪 //134
【思想精要】//135
1. 战略乃兵家之大略 //135
2. 兵不在多,在得人也 //137
3. 先除大害,小害自己 //139
4. 凡此七者,军事之急务也 //140
十二、《将苑》
【其书其人】//144
1. 最早专论将道的军事著作 //144
2.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144
【思想精要】//146
1. 简贤能而任之的用人之道 //146
2. 仁义礼智信为基准的为将之道 //147
3. 严明法令,恩威并重的治军之道 //148
4. 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战的用兵之道 //150
十三、《唐李问对》
【其书其人】//154
1. 密室中君臣问对的兵法名著 //154
2. 唐代军神李靖 //154
【思想精要】//156
1. 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 //157
2. 奇正皆得国之辅也 //159
3. 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 //160
4. 爱威并用、教得其道 //161
5. 对《孙子兵法》的阐释、质疑与发展 //162
6. 归纳兵学流派,以战例谈兵 //164
十四、《握奇经》
【其书其人】//168
1. 专论八阵布列的兵书 //168
2.精于易数、明于天道的隐士 //168
【思想精要】//169
1.八阵阵法 //170
2.游军理论 //172
十五、《太白阴经》
【其书其人】//176
1. 道家论兵的军事百科全书 //176
2. 精通道学的兵学家李筌 //176
【思想精要】//176
1. 倡道德仁义之师,斥阴谋逆德之兵 //177
2. 胜负取决于人事,地理只是辅助条件 //178
3.人主恃农战而尊,提倡富国强兵 //180
4.以权术用兵,掌握战争主动权 //181
十六、《虎钤经》
【其书其人】//188
1. 掌兵权者的军事经典 //188
2. 献兵书而获罪的许洞 //188
【思想精要】//189
1. 三才之道,人用为先 //189
2. 将者,国之腹心,三军之司命 //191
3. 用兵之本,先谋先胜 //193
4. 用兵之术,知变为大 //194
5. 圣人用兵,无不用间 //196
十七、《武经总要》
【其书其人】//200
1. 中国古代官修军事百科全书 //200
2. 奉旨编修兵书的大臣 //200
【思想精要】//201
1. 国事在戎,设营卫以整其旅 //201
2. 将校欲其精,士卒欲其教 //203
3. 城池攻守五败五全//204
4. 边地防守,以蛮夷攻蛮夷//205
5. 用兵欲其便,用器欲其利 //205
6. 仁义为本,权谋为用 //207
7. 以步制骑,防御为主 //208
8. 君不择将,以其国与敌也 //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