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民事艰难心血尽 傲骨谁怜守旧贫
本书是《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十辑中的一本。樊庶(?—1721),字潜庵,江都(今扬州)人,贡监生。康熙三十八年(1699)铨选为海南临高知县。他用时三月,编了《苏文忠公海外集》,基本奠定了后世苏轼《海外集》的规模与体制。康熙四十六年(1707),他编纂《临高志》,使临高的历史有志可考,为后来光绪年间重修县志提供了依据。当地士人敬仰樊庶,将他的爵号列入正学讲堂,配祀海南名流丘濬、海瑞。书稿以清初海南儒臣樊庶在海南临高的宦旅生涯为内容,主要介绍了樊庶在海南的施政措施,第一至三章,主要介绍了樊庶初到临高面临的困境以及他帮助临高人民对抗天灾、重建家园、修门筑桥,改变了临高县城的整体风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他重修了城隍庙,帮助恢复了民间祭祀,有助于教化人民,改风易俗。第四至八章,主要介绍了樊庶在文教方面的主要功绩,主要的内容有编纂了《苏文忠公海外集》《临高志》《鸡肋集》,推崇儒学等。他编纂的《临高县志》,成为临高现存第一本完备的志书,使得临高历史有志可考,他汇编的《苏文忠公海外集》,成为后来《海外集》的母版,他整理的王佐《鸡肋集》,使这位临高才子的文集不至于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