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专业评估研究》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我国近20多年来高校学科专业评估的发展历程、政府与社会机构组织的评估活动、以及对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影响。作者通过对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评估活动的比较分析,揭示了评估活动的政策背景、目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书籍进一步讨论了我国在学科专业评估方面的积累和研究不足,强调了对评估理论、方法、道德伦理等综合研究的迫切需求。
该书将重点聚焦于高校本科专业评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作者分析了评估方法的分类、评估技术的概念、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并提出了对提高评估规范化程度和规避可能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的初步探讨。此外,书中还对国外高校本科专业评估的主要理论流派、方法、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促使我国的评估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
本书聚焦高校本科专业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应用问题,探讨了从测量时代到智能时代不同流派的核心理念。通过制度变迁视角深入剖析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制度的历史嬗变与师范认证创新机制,阐释专业建设内涵与实施路径。研究突破性地构建涵盖指标动态赋权、教育数据挖掘与智能算法的评估技术体系,创新提出基于证据链的评估模型构建策略。通过中美工程教育认证等典型案例的深度解构,揭示评估范式在制度环境中的实践差异与本土化逻辑。在价值维度,探讨了评估伦理框架与风险防控矩阵,提出包含主体合法性审查、风险预警系统及问责机制的实施路径。作为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的集成性成果,本书既为教育评估研究提供多学科分析框架,亦为政府评估机构及高校专业建设提供指标体系设计、数据治理及质量保障的操作指南,对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樊晓杰,女,1989年9月生,河南安阳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师讲师,管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政策。近年来,曾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主持国家博士后面上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项。发表文章13篇,多篇文章发表在CSSCI上。
师玉生,男,1977年9月生,甘肃张掖人。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管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政策、高等教育管理、大学生学业成就等。近年来,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主持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1项,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或著作4部;主持或参与完成的教学研究成果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张掖市社科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完成的科研项目分别获得“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科技竞赛一、二等奖。
王莉,女,1975年8月生,甘肃山丹县人。现为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省级项目各1项、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张掖市社科重点课题2项以及校级课题10多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被评为河西学院第二届“祁连学术带头人”。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
林荣日,男,1963年1月生,福建平和人。复旦大学高教所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河西学院特聘教授,祁连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经济与政策。浦江人才。曾获得“中加学者交换项目”(CCSEP)奖学金而到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访学一年。迄今,已培养硕博士56位,出版著译作8部,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