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高校陆续设置化妆品相关专业的时代背景下,化妆品行业亟需高素质技能人才及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技术,并着力培育大国工匠。新教材对传统油脂、蜡类、表面活性剂、粉质、胶质、溶剂、色素、
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主体原料与辅助原料,以及保湿、抗皱、美白祛斑、防晒、染发、烫发等各类功能性化妆品原料作了详细介绍。同时,新教材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化妆品原料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新原料开发注册与备案流程。本教材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实践指导性,适用于
化妆品相关专业师生及行业从业人员。本教材可激发学生对化妆品科学的研究兴趣,提升其科学素养,是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与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优质教学用书。
王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博士后,副教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系主任,兼任山东北方美谷化妆品研究院副院长及中国日用化工协会化妆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指导学生团队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十余项,包括第十五届“挑战杯
”海尔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三等奖、2018年“创青春”海尔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2020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银奖两项;2019—2020学年获评“学
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24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妆品创新大赛获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同届获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全国选拔赛金奖。
主讲《化妆品概论》《化妆品原料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妆品特色原料研发、安全性与功效评价及配方开发。获202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及企业科研项目30余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
文20余篇。
杨效登,博士,副教授,201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任职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化学与制药学部应用化学系。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厅局级项目2项,另承担企业技术开发及社会服务项目多项;发表SCI论
文65篇,申请发明专利15件,其中获授权12件。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四)、二等奖(排名第二)、三等奖(排名第一)各1项;获齐鲁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模范班主任、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指导研究生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人次、
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三等奖4项;指导本科生获山东省优秀毕业论文1人次、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4项。
主讲研究生课程《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及本科生课程《表面活性剂化学》《洗涤剂工艺学》。
第1章 绪论
1.1 化妆品的定义与发展史
1.1.1 化妆品的定义
1.1.2 化妆品的发展史
1.1.3 化妆品的使用方式与属性
1.1.4 化妆品的主要作用
1.1.5 化妆品的主要分类
1.1.6 化妆品的发展趋势
1.2 化妆品原料
1.2.1 化妆品原料的重要性
1.2.2 化妆品原料学的主要内容
1.2.3 化妆品原料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
1.2.4 化妆品原料学的方正及展望
思考题
第2章 油脂与蜡质原料
2.1 油脂与蜡质原料概述
2.1.1 定义和分类
2.1.2 油脂与蜡质原料的作用
2.1.3 油脂与蜡质原料的化学组成
2.2 油脂原料的基本性质
2.2.1 油脂的物理性质
2.2.2 油脂的化学性质
2.3 油脂变质的机理及品质评价
2.3.1 油脂变质机理
2.3.2 油脂变质品质测定
2.4 常见的油脂与蜡质原料
2.4.1 植物油脂与蜡质
2.4.2 动物油脂与蜡质
2.4.3 矿物油脂与蜡质
2.4.4 合成油脂与蜡质
2.5 脂肪酸、 醇和脂
2.6 不溶性金属皂类
思考题
第3章 表面活性剂原料
3.1 表面活性剂的概述及特征分类
3.1.1 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3.1.2 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和功能
3.1.3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3.1.4 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3.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3.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3.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3.2.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可持续发展
3.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3.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3.3.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3.3.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可持续发展
3.4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3.4.1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3.4.2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3.4.3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3.5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3.5.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3.5.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3.5.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可持续发展
思考题
第4章 溶剂原料
4.1 溶剂原料的概述
4.2 化妆品用溶剂原料--水
4.3 化妆品用溶剂原料--醇类
思考题
第5章 胶质原料
5.1 胶质原料的概述
5.1.1 胶质原料分类
5.1.2 胶质原料在化妆品中的作用
5.1.3 化妆品增稠剂的使用要求
5.2 化妆品中常用胶质原料
5.2.1 天然胶质原料
5.2.2 半合成胶质原料
5.2.3 合成胶质原料
5.2.4 微粉增稠剂
思考题
第6章 粉质原料
6.1 粉质原料的概述
6.1.1 粉质原料在化妆品中的作用
6.1.2 粉质原料的性质
6.1.3 粉质原料应具备的性能
6.2 化妆品中常见粉质原料
思考题
第7章 香料香精原料
7.1 香料香精的发展
7.1.1 香料香精发展史
7.1.2 国内外香料香精工业发展的现状
7.2 香料
7.2.1 天然香料
7.2.2 合成香料
7.2.3 香气分子结构与香气的关系
7.3 香精
7.3.1 香精的分类
7.3.2 香精的基本组成
7.3.3 香料香精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7.3.4 化妆品香精的相关标准
7.4 香精香料的调配及评析
7.4.1 加香化学及术语
7.4.2 辨 (评) 香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
第8章 色素类原料
8.1 化妆品色素的概述
8.1.1 色素定义和分类
8.1.2 色素应用历史
8.1.3 化妆品用色素原料要求
8.1.4 色素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8.1.5 化妆品着色剂的命名方法
8.2 化妆品中常见色素原料及性质
8.3 化妆品色素的调配及评析
8.3.1 色素的选择
8.3.2 色彩的调配
8.3.3 评析标准
第9章 防腐剂原料
9.1 化妆品防腐剂的概述
9.1.1 化妆品常见微生物污染
9.1.2 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9.1.3 防腐机理
9.1.4 影响防腐剂效能的因素
9.1.5 防腐剂效能评价方法
9.1.6 化妆品防腐剂的选择原则
9.2 化妆品准用防腐剂
9.2.1 酯类防腐剂
9.2.2 醇类防腐剂
9.2.3 有机酸及其盐类防腐剂
9.2.4 醛类防腐剂
9.2.5 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
9.2.6 季铵盐类防腐剂
9.2.7 其他类型防腐剂
9.3 无添加防腐剂
9.3.1 化学增效防腐剂
9.3.2 植物防腐剂
9.3.3 生物防腐剂
9.4 化妆品防腐剂发展趋势
思考题
第10章 其他辅助材料
10.1 螯合剂
10.1.1 螯合剂在配方中的作用
10.1.2 螯合剂的种类
10.2 pH调节剂
10.2.1 pH调节剂在配方中的作用
10.2.2 pH调节剂种类
10.3 油脂抗氧化剂
10.3.1 油脂腐败的因素
10.3.2 油脂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10.3.3 常见的油脂抗氧化剂
10.4增溶剂
思考题
第11章 保湿功效原料
11.1保湿剂的概述
11.1.1 皮肤保湿作用机理
11.1.2 影响皮肤含水量的因素
11.1.3 化妆品保湿途径
11.1.4 保湿剂定义与分类
11.1.5 化妆品保湿剂应具备的条件
11.2 天然保湿剂
11.2.1 多元醇类
11.2.2 氨基酸类
11.2.3 多糖类
11.2.4 植物提取物
11.2.5 其他
11.3 合成保湿剂
11.3.1 多元醇类
11.3.2 拟天然保湿因子类
思考题
第12章 紧致抗皱及舒缓类功效原料
12.1 紧致抗皱功效原料
12.1.1 皮肤衰老机理
12.1.2 皱纹形成原因和类型
12.1.3 抗皱紧致原料作用机理
12.1.4 常用抗皱紧致原料
12.2 舒缓类功效原料
思考题
第13章 控油祛痘去屑原料
13.1 控油原料
13.1.1 概念
13.1.2 出油机理
13.1.3 影响因素
13.1.4 控油机理
13.1.5 控油原料
13.2 祛痘原料
13.2.1 概念
13.2.2痤疮形成机理
13.2.3 皮脂腺的分泌及排泄
13.2.4 痤疮的形成过程及症状
13.2.5 祛痘机理及影响因素
13.2.6 祛痘原料
13.3 去屑原料
13.3.1 概念
13.3.2 头皮屑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13.3.3 去屑剂类型
13.3.4 去屑原料
思考题
第14章 染发烫发防脱发原料
14.1 染发功效原料
14.1.1 染发作用机理
14.1.2 常见的染发类原料
14.2 烫发功效原料
14.2.1 烫发作用机理
14.2.2 常见的烫发类原料
14.3 防脱发功效原料
14.3.1 脱发的原因
14.3.2 防脱发作用机理
14.3.3 常见的防脱发功效原料
思考题
第15章 美白祛斑功效原料
15.1 色斑的形成
15.1.1 色素斑
15.1.2 色素沉着
15.1.3 色斑
15.2 美白祛斑作用机理
15.2.1 控制或抑制黑色素生成过程中各环节中所需的酶
15.2.2 内皮素拮抗剂
15.2.3 还原黑色素
15.2.4 阻止黑色素聚集或转移
15.2.5 加速代谢和剥脱
15.2.6 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照射
15.3 化妆品中常见美白祛斑原料
15.3.1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
15.3.2 多巴醌还原剂
15.3.3 黑色素运输阻断剂
15.3.4 其他美白成分
15.4 化妆品美白祛斑原料发展趋势
思考题
第16章 防晒功效原料
16.1 紫外线与皮肤的关系
16.1.1 紫外线的分类
16.1.2 紫外线对皮肤的作用
16.2 防晒类原料作用机理
16.2.1 紫外线散射剂
16.2.2 紫外吸收剂
16.3 化妆品中常见防晒原料
16.3.1 物理?晒剂
16.3.2 化学防晒剂
16.3.3 天然防晒剂
16.4 化妆品防晒功效评价
16.4.1 防晒化妆品防晒系数测试方法
16.4.2 防晒化妆品防水性能测试方法
16.4.3 防晒化妆品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测试方法
思考题
第17章 化妆品及原料的相关法律法规
17.1 化妆品立法的重要性
17.2 化妆品立法的历程
17.2.1 地方性化妆品管理办法出台
17.2.2 国家化妆品管理法规的建立
17.2.3 化妆品管理法规的完善和发展
思考题
第18章 化妆品新原料注册与备案
18.1 化妆品新原料概述
18.1.1 化妆品新原料定义
18.1.2 化妆品新原料注
18.1.3 化妆品新原料备案
18.1.4 管理与审核
18.1.5 安全监测与报告
18.2 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的趋势及数据
18.3 化妆品新原料分类及判定
18.3.1 化妆品新原料管理属性分类
18.3.2 化妆品新原料管理类别
18.3.3 不属于化妆品新原料的情形
18.4 化妆品新原料申报流程
18.4.1 化妆品新原料注册申报流程
18.4.2 化妆品新原料备案申报流程
18.5 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
18.5.1 命名要求
18.5.2 新原料研制报告
18.5.3 新原料的制备工艺、稳定性及其质量控制标准等研究资料
18.5.4 新原料安全评估资料
18.6 化妆品新原料安全监测和安全风险控制
18.6.1 化妆品新原料安全监测
18.6.2 化妆品新原料安全风险控制
思考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