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智能是否能迁移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否能接近或达到人类智能?这些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本书基于语境的适应性表征方法论,系统地探讨了人工智能的适应性表征范畴架构,人工智能的逻辑主体、搜索主体、学习主体、决策主体和问题-解决主体的适应性表征特征,以及人工智能适应性表征的语境建构及其哲学、伦理问题和未来走向,力图论证这样一种观点:人工主体是适应性主体,人工认知是适应性表征系统,人工智能的生成是通过适应性表征实现的。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全国科学技术哲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人员;山西省跨世纪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专职教授、科学思想研究室主任,《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编审;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院长
目录
本书的缩略词
导论 1
第一部分 人工智能适应性表征范畴架构
第一章 从自然智能到人工智能:适应性表征的普遍性 25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适应性表征方法论 42
第三章 人工智能的适应性表征范畴架构 66
第二部分 逻辑主体:基于推理的适应性表征
第四章 基于逻辑的适应性表征 87
第五章 一阶逻辑语义学的适应性表征与推理 106
第六章 逻辑主体对自然语言处理的适应性表征 127
第三部分 搜索主体:基于发现的适应性表征
第七章 搜索作为认知适应性表征的核心方法 167
第八章 搜索主体逼近真实世界的适应性表征 185
第九章 多主体对抗性搜索的适应性表征 204
第四部分 学习主体:基于理解的适应性表征
第十章 学习作为认知的适应性表征 223
第十一章 学习主体概率模型的适应性表征 253
第十二章 强化学习主体的适应性表征 266
第五部分 决策主体:基于规划的适应性表征
第十三章 智能主体决策过程的适应性表征 287
第十四章 决策主体在真实世界中的适应性表征 310
第十五章 决策主体对于约束满足问题的适应性表征 335
第六部分 问题-解决主体:基于目标的适应性表征
第十六章 问题-解决主体对不确定性的适应性表征 355
第十七章 人工感知系统作为问题-解决主体的适应性表征 386
第十八章 智能机器人作为问题-解决主体的适应性表征 400
第七部分 人工智能适应性表征的语境建构与问题展望
第十九章 适应性表征作为智能生成机制的语境建构 425
第二十章 人工智能的哲学与伦理问题 444
第二十一章 具身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464
参考文献 481
附录1 ChatGPT-4对适应性表征的回应 513
附录2 对李德毅院士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十问”的哲学思考 517
后记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