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综合考虑了军用飞机、民用飞机、通用飞机的座舱人机工效设计要求,从人为因素、环境控制、内部布置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人机工效相关标准规范、适航条例以及研究成果,提出了飞机座舱人机工效设计准则。本书共5章,分别介绍了飞机座舱人机工效相关标准,人机工效标准体系,以及人为因素、环境控制、内部布置设计准则。本书附录给出了飞机座舱人机工效相关标准简介和设计准则索引。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 1995-9至1998-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设计, 博士
(2) 1989-9至1992-4, 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学, 硕士
(3) 1982-9至1986-6, 河南理工大学, 矿山机械, 学士孙有朝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计划,国家973计划大飞机项目专家。长期从事航空器可靠性与安全性工程、航空器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大型飞机安全性设计与验证技术、航空器人机工效设计与评估技术、航空安全与风险评估技术、智能仿真与虚拟训练关键技术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型号项目技术攻关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国防技术基础、工信部民机专项、两机重大专项、装备预研、中国民航局科技计划以及某总装型号研制、某四代机型号研制、大飞机型号研制、大型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专项等100余项课题的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授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0余项。飞机可靠性、安全性与适航技术在飞机驾驶舱人机交互、适航验证与审定、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等相关领域,已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近年代表性论文:
1.刘豪, 孙有朝, 吴红兰, 等. 复杂光照环境下民用飞机飞行员关键点检测方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4.
2.吴红兰, 刘豪, 孙有朝. 基于视觉Transformer飞行员姿态估计[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4.
3.毛浩英, 孙有朝, 李龙彪, 等. 基于改进DRSN的航空发动机故障风险预警模型[J]. 航空动力学报, 2024, 39(2): 138-148.
4.杜方舟, 孙有朝, 郭媛媛, 王宗鹏. 基于数据的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裕度及剩余寿命计算方法研究. 航空动力学报, 2020, 35(11): 2456-2464.
5.张永进, 孙有朝, 张燕军, 孙超勇. 具有不可比状态信息的可修MS-PMS可靠性分析[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 39(5): 1326-1339.
6.李元斌, 孙有朝, 李龙彪. 改进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航空发动机限寿件模糊风险评估.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 (10): 1135-1140
等等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协会名誉会员、中国航空学会民用飞机运行支持技术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智能人机交互专家委员会委员。
目录
“飞机安全性与适航技术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飞机座舱人机工效相关标准 1
1.1 美国军用标准 1
1.2 联合军种规范指南 7
1.3 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标准 10
1.4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15
1.5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19
1.6 国家军用标准 20
1.7 航空行业标准 42
1.8 国家标准 49
1.9 本章小结 51
第2章 飞机座舱人机工效标准体系 52
2.1 术语与规范 53
2.2 人体数据 55
2.3 座舱物理环境 57
2.4 空间布局与设计原则 64
2.5 操纵和控制 65
2.6 显示信息和显示方式 67
2.7 防差错因素 70
2.8 工作负荷及最小工作机组 72
2.9 本章小结 74
第3章 飞机座舱人为因素设计准则 75
3.1 以飞行员为中心的设计准则 75
3.1.1 飞行员作为个体操作员 76
3.1.2 飞行员作为团队成员 78
3.1.3 飞行员作为决策者 80
3.1.4 飞行员作为座舱占用者 81
3.2 工作负荷及最小机组设计准则 82
3.2.1 工作负荷 82
3.2.2 最小机组 84
3.3 本章小结 85
第4章 飞机座舱环境控制设计准则 86
4.1 座舱空气环境 86
4.1.1 座舱压力 86
4.1.2 座舱通风 91
4.1.3 座舱温度 95
4.2 座舱声环境 99
4.2.1 相关标准 99
4.2.2 国内外研究成果 100
4.2.3 标准对比分析 101
4.2.4 设计准则 102
4.3 座舱光环境 103
4.3.1 照明 103
4.3.2 颜色 110
4.4 座舱装饰 117
4.4.1 相关标准 117
4.4.2 典型歼击机对比分析 117
4.4.3 设计准则 119
4.5 座舱动力环境 119
4.5.1 相关标准 119
4.5.2 国内外研究成果 121
4.5.3 标准对比分析 122
4.5.4 设计准则 123
4.6 电磁环境 123
4.6.1 相关标准 123
4.6.2 设计要求分析 124
4.7 本章小结 125
第5章 飞机座舱内部布置设计准则 126
5.1 座舱空间尺寸 126
5.1.1 总则相关标准 126
5.1.2 外视野 127
5.1.3 座位几何尺寸 133
5.1.4 弹射通道几何尺寸 134
5.1.5 人体尺寸数据选用 135
5.1.6 手臂可达区 137
5.2 座舱设备设施 140
5.2.1 总则 141
5.2.2 操纵机构 142
5.2.3 操纵台 148
5.2.4 仪表板 154
5.3 座舱信息及显示 161
5.3.1 信息显示量/格式 161
5.3.2 信息字符显示 164
5.3.3 信息显示亮度/对比度 166
5.3.4 信息显示色度 167
5.3.5 信息显示响应时间 168
5.3.6 信息显示菜单 169
5.3.7 指针刻度/形状 171
5.3.8 警告/警示信息 173
5.3.9 显示界面编码 174
5.4 本章小结 180
参考文献 181
附录A 飞机座舱人机工效相关标准简介 183
附录B 飞机座舱人机工效设计准则索引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