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中药大品种痹祺胶囊进行系统二次开发研究的成果。首先,通过对痹祺胶囊的原料药材、制剂、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的化学物质组的系统辨识,明确了痹祺胶囊的化学物质基础及其传递规律;其次,通过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疾病模型和功能评价模型,结合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技术,深入揭示了痹祺胶囊的多靶点作用机制;整合网络药理学预测、体外细胞模型验证以及分子水平活性检测等多种方法,明确了痹祺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再次,基于功能导向的研究策略,通过拆方实验和配伍分析,阐明了该复方的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提炼出其独特的作用特点、临床比较优势和核心治疗价值;最后,基于质量标志物研究五原则,确定了痹祺胶囊质量标志物,并对原有的质量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提升。本研究不仅为痹祺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也为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范式。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79/9-1983/7 吉林农业大学 学士1983/8-1988/12 国家医药局天津中药研究所 研究实习员
1989/1-1995/12 国家医药局天津药物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1996/1-2014/12 天津药物研究院 副主任、主任 / 研究员
2015/1-2022/1 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任/研究员
2022/2-至今 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药首席专家/研究员
2023/4-至今 和光中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总经理中药学1.基于“物质-药代-功效”的中药创新研发理论与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排名第2。
2. 中国半边莲属等八个类群药用植物资源的系统研究,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排名第1。
3.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排名第1。
4.中药现代制剂研发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化开发,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排名第3。
5.中药大品种疏风解毒胶囊二次开发的系统研究及应用,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7年,排名第3。
6.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创建与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排名第2。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与生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药产品开发与培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华中药学会中药资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成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药学会副会长
《药学学报》、《中草药》编委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痹祺胶囊品种概况及研究背景 1
第一节 品种概况及现代研究进展 1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二次开发研究思路 5
第二章 痹祺胶囊化学物质组系统辨识研究 15
第一节 痹祺胶囊原料药材的化学物质组研究 15
第二节 痹祺胶囊化学物质组研究 48
第三节 口服痹祺胶囊主要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辨识 65
第三章 痹祺胶囊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74
第一节 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作用研究 74
第二节 痹祺胶囊益气养血、祛风除湿及活血止痛功能研究 83
第三节 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01
第四节 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代谢组学研究 124
第四章 痹祺胶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147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痹祺胶囊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预测 147
第二节 基于体外细胞模型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167
第三节 基于G蛋白偶联受体和酶活检测的痹祺胶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204
第五章 痹祺胶囊配伍规律研究 248
第一节 基于功能作用的痹祺胶囊配伍规律研究 248
第二节 基于体外细胞模型的痹祺胶囊配伍规律研究 272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痹祺胶囊配伍规律研究 282
第六章 痹祺胶囊质量标志物确定及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306
第一节 痹祺胶囊质量标志物确定 306
第二节 痹祺胶囊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