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凝练了学校品质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面向每一个学习者,即在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建设满足“共性素质”与“个性素质”发展要求的个性化课程。面向每一个学习者的课程应体现全员性、适应性、开放性、境脉性、涌现性以及实践性,书中附有28个包含体育课程、生涯课程、国际理解课程等在内的课程设计创意,能够为一线学校设计个性化课程提供借鉴。
教育创新永无止境,课程改革没有终点。
如果说,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是灯塔与航道,那么,课程就是承载梦想、通往彼岸的航船。没有课程,一切教育理念与目标都将成为空谈;而失去理念与方向的引领,庞杂的课程又会沦为一盘散沙。面向每一个生命的课程设计,致力于培养能够悦纳自我、对话世界的人,前提就是要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倾听每一个人的诉求、促进每一个人的发展、实现每一个人的价值。可以说,课程既是育人的载体,也是撬动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有力杠杆。
王恺骊
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任深圳市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曾就职于深圳中学高中部。2012年参与筹备创办深圳科学高中,为教育创新贡献力量。荣获“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主持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专项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2013年,受深圳市教育局委派,赴美国布朗大学教育学院深造,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致力于通过课程建设,推动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