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通过正念干预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框架来理解并应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以“工作需求-资源模型”为理论基础,正念作为核心元素,考虑工作任务的要求(如情绪劳动)、支持个体应对这些要求的资源(包括社交技能、共情能力等)以及组织层面的支持因素(组织支持感、心理安全感等),创造性地提出基于多维度的整合干预模式。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2017/09—2020/06,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
2003/09—2006/06,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
1998/09—2002/06,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学士2021/03——至今,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任教授
2015/09——2021/03,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2020/09—2021/06,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分析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
2006/07—2015/09,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2007)、副教授(2010)作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检索1篇、SSCI检索4篇、CSSCI检索6篇、其他核心期刊检索12篇。
Li, X., He, Y., Chen, S.?et al.?The impact of community services usage on geriatric depression: a ten-year follow-up study.?BMC Geriatr?24, 723 (2024). https://doi.org/10.1186/s12877-024-05290-w,SSCI,Q1,3.7
Li, X., He, Y. Research on the death psychology among Chinese during and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Sci Rep?14, 3005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53673-1,SCI,Q1,3.8
He Y, Wang X, Wang X and Li X (2024)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中国心理学会正念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注册督导师(D-22-070);安徽省战疫心理服务平台督导组组长;
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
汶川地震安徽省心理援助团团长;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1
一、职业倦怠理论概述 1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10
三、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17
第二章 正念在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中的应用 25
一、正念理论 25
二、正念的应用 28
三、正念干预职业倦怠 33
四、正念干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39
第三章 平和倾向在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中的应用 43
一、平和理论 43
二、平和倾向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61
三、幼儿教师平和倾向测量工具的编制 64
第四章 共情理论在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中的应用 72
一、共情理论 72
二、共情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77
三、幼儿教师共情的测量工具 79
第五章 幼儿教师正念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 82
一、引言 82
二、研究方法 85
三、研究结果 87
四、讨论 89
第六章 幼儿教师社交技能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调节中介效应 93
一、引言 93
二、研究方法 97
三、研究结果 100
四、讨论 103
第七章 幼儿教师社交技能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 108
一、引言 108
二、研究方法 112
三、研究结果 114
四、讨论 116
第八章 幼儿教师共情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调节中介效应 120
一、引言 120
二、研究方法 124
三、研究结果 126
四、讨论 130
第九章 幼儿教师正念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干预研究 133
一、引言 133
二、研究方法 134
三、研究结果 137
四、讨论 142
第十章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特点与干预模式 146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特点 146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整合干预模式 148
参考文献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