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性解析了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重点阐述了人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理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取与质量、疾病治疗应用等,旨在为读者提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系统性知识。本书分为人体细胞的基础理论、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治疗疾病的特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与质量评价、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织损伤的原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适应证和技术方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疗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及风险防范、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技术发展9章,精心设计和绘制了194幅示意图。开篇以人体细胞生物学特点为切入点,阐述细胞命运调控、与疾病的关联及组织器官稳态机制,继而聚焦干细胞基本特性,对比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的差异,重点突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来源、保存及运输方面的优势。书中以人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理论与转化应用为核心,以作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可塑性及组织损伤修复机制,详解其分泌因子与外泌体的治疗作用;从制备流程、质量控制到异质性分析,构建技术操作规范;结合衰老干预、代谢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多领域临床应用案例,剖析治疗机制与量效关系,同时还阐述了安全性风险防范措施与产业发展趋势。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干细胞与免疫细胞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排名第1
目录
第一章 人体细胞的基础理论 1
第一节 人体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1
一、人体细胞的内涵 1
二、人体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
三、人体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内涵和意义 2
四、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4
五、人体细胞表型与功能的分子遗传调控机制 5
六、人体组织细胞的寿命 6
七、人体细胞的转分化与逆向分化 7
第二节 人体细胞的命运 8
一、人体细胞的起源及组织器官的发育生长 8
二、人体组织细胞的微环境 9
三、人体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11
四、人体细胞的再生与新生 12
五、人体细胞的可塑性 13
六、人体细胞与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的关系 15
七、人体组织细胞的命运 16
八、人体细胞生长与分化命运的调控 17
九、成体细胞重编程 19
十、细胞衰老及其生物学意义 20
十一、清除衰老细胞的意义 22
十二、正常细胞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关系 24
十三、正常细胞与恶性肿瘤细胞的鉴别特征 25
第三节 人体细胞与疾病的关系 26
一、人体细胞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26
二、细胞衰老的原因和鉴别标志 27
三、组织细胞的病变类型 28
四、细胞自噬与死亡方式 29
五、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信 30
六、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和变化规律 31
第四节 人体细胞与组织器官稳态 33
一、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及其主要特征 33
二、成体干细胞与组织器官稳态的关系 34
三、人体细胞衰老与组织器官衰老的关系 35
四、人体衰老的细胞学说 36
五、人体衰老的基本规律 37
六、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38
七、细胞治疗技术的应用 39
第二章 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治疗疾病的特点 42
第一节 人体干细胞的来源与分类 42
一、干细胞的定义 42
二、干细胞的来源和分类 43
三、成体干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 44
四、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及特点 46
第二节 不同类型干细胞的特点 47
一、胚胎干细胞 47
二、诱导多能干细胞 48
三、成体干细胞 49
四、间充质干细胞 50
五、成体干细胞与成熟细胞的差异性 52
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保存 54
七、间充质干细胞的运输 55
第三节 干细胞与疾病治疗 56
一、人体干细胞对维护组织器官稳态的重要性 56
二、人体干细胞与衰老的关系 57
三、干细胞治疗疾病的原理 58
四、干细胞的临床医学研究与应用 59
五、干细胞与传统药物的区别 61
六、干细胞治疗与传统药物治疗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62
七、干细胞治疗的个体疗效差异 63
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技术存在的问题 64
九、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社会乱象及危害 66
十、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 67
第三章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70
第一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70
一、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义及鉴定标准 70
二、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71
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 73
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74
第二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可塑性与组织损伤修复 75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可塑性 75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塑性的机制 76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塑性的意义 77
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基因修饰与表达 78
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靶向归巢特性 79
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织损伤的机制 80
七、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疾病治疗的优越性 81
第三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与组织损伤修复 82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因子及其治疗意义 82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 83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84
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其分泌因子对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 85
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免疫排斥反应 87
六、外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时间 88
第四章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90
第一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 90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流程及要求 90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效率 91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持续传代扩增 92
四、保存自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意义 93
五、新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发现 94
第二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质量评价 95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质量控制流程 95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98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常温下的保存时间 99
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的建设要求 100
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放行检验 102
第三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异质性 103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别方法 103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亚群多样性 103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群中的高活性干细胞 105
第五章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织损伤的原理 107
第一节 外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命运 107
一、外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靶向归巢 107
二、外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损伤组织集聚的关键诱导因素 108
三、外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入体内的命运 109
四、外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演变过程 110
第二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织损伤的体内调控机制 111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DNA损伤 111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衰老细胞端粒长度的干预作用 112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提高损伤组织细胞的自噬能力 113
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抗氧化应激功能 114
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疾病的原理 115
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免疫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116
七、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炎症反应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原理 118
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免疫与炎症的双向调节的依赖因素 119
九、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免疫耐受 120
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血管再生与新生 121
十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出血管的机制 122
十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损伤的机制 123
十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入脑组织的途径 124
十四、内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动员及修复组织损伤的机制 125
十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特点 127
第三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分化调控 128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与分化的调控因素 128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谱系 130
三、表观遗传修饰对UCMSC生长分化的调控作用 131
四、表观遗传修饰在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与分化中的应用 133
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可塑性 133
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红细胞的可能性 135
七、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 136
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血小板的可能性 137
九、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生殖细胞的可能性 138
第四节 外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组织微环境的互作关系 139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受体与功能 139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内的亚细胞结构特征 140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器官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141
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损伤组织微环境的关系 143
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损伤组织的实质细胞的互作 144
第五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标记与示踪 146
一、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示踪 146
二、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示踪 147
三、BrdU及荧光染料标记示踪 149
四、DiR标记示踪 149
第六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演变 150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在体内的迁移和分布 150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造血与免疫功能 152
三、影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疗效的因素 153
四、外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中的分化方向 155
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组织细胞融合 155
第六章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适应证和技术方法 158
第一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适应证 158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疾病类型 158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适应证研究 159
三、科学合理地选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技术 160
第二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方法 161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制剂的质量要求 161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与技术流程 163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临床治疗技术流程 164
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入疗法和动脉介入疗法 165
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时机选择 167
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疗程 168
七、慎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疗法的疾病 168
第三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效 171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疗效评价 171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不同疾病的疗效 173
三、自体和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效差异 174
四、异体与自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疾病治疗的特点 175
第四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量效关系 176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剂量选择 176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有效剂量 177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最大安全剂量 178
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量效关系 179
第五节 辅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方法 180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饮食要求 180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181
第七章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疗效 183
第一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预衰老的作用与机制 183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衰老进程的干预作用 183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预衰老的机制 184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基因甲基化重编程 186
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衰老 187
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恢复月经的现象解析 188
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胸腺衰老 189
七、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器官纤维化的机制 191
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器官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192
九、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 193
第二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感染性疾病 195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疗效与机制 195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脓毒症 196
第三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疲劳综合征与失眠症 197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疲劳综合征 197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眠症 199
第四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代谢异常 201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代谢综合征 201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动脉硬化症 202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 203
第五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免疫性与炎症性疾病 205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205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07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 208
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209
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紫癜 210
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白血病 212
七、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212
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组织损伤 214
第六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遗传性疾病 215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遗传性疾病的疗效 215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免疫缺陷性疾病 217
第七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生殖功能障碍 218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不孕不育症 218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 220
第八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 221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美容作用 221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肤皱纹 223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脱发 224
第九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其他疾病 225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期痴呆 225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疾病 227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毒性疾病 228
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缓解慢性疼痛 230
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 231
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修复组织器官损伤 232
第八章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及风险防范 234
第一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与风险 234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 234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可能风险 235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药物治疗 237
第二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的风险防范 238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的过敏反应防范 238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的输液反应防范 239
第九章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技术发展 241
第一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前研究技术发展 241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技术进展 241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建设的发展趋势 242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性评价 243
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发展趋势 244
第二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研究与产业化 246
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发展趋势 246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产业发展趋势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