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国际人才市场竞争“高移”“前移”“外移”态势明显。运用异质性人力资本、创新网络和网络嵌入理论,基于海外归国人才的异质性特征分析,结合国内外海外人才引进的经验模式和政策实践比较,构建创新网络嵌入激励开发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调查研究,提出海外归国人才的创新网络嵌入激励开发的政策支持体系。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 1998-09 至 2002-06, 武汉大学, 政治经济学, 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
(2) 1994-09 至 1997-06, 湖南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 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3) 1988-09 至 1991-07, 武汉科技大学(原武汉冶金建筑专科学校), 劳动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其他(1)2021-03 至 今,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产业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2)2016-10 至 2021-02, 武汉科技大学, 服务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校级重点研究基地)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3)2014-05 至 2016-10,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2011-12 至 2014-05,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5)2006-12 至 2011-12,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6)2004-05 至 2006-12,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
(7)2002-07 至 2004-05,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工程系,副教授
(8)1998-07 至 2002-07,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工程系, 讲师
(9)1995-05 至 1998-07,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 管理工程系, 助教
(10)1991-07 至 1995-05, 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管理工程系, 助教湖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应用型智库专家;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宣讲团专家库成员;武汉市党建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特邀研究员湖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应用型智库专家;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宣讲团专家库成员;武汉市党建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特邀研究员;湖北省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第五届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消费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6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1.4 研究创新点 17
第2章 国际人才流动新态势与海外归国人才开发新特点 20
2.1 当代科技创新新发展与国际人才竞争新态势 20
2.2 我国海外归国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新特点 26
2.3 引进海外归国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新举措 31
2.4 本章小结 35
第3章 海外归国人才的创新网络嵌入激励开发机理与机制 37
3.1 海外归国人才的异质性人力资本特征 37
3.2 海外归国人才的创新网络嵌入激励开发的理论基础 41
3.3 海外归国人才的创新网络嵌入激励开发的运行机制 47
3.4 本章小结 53
第4章 创新网络嵌入、创新支持感与海外归国人才激励开发 55
4.1 文献综述、理论模型与研究框架 55
4.2 研究假设 60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65
4.4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72
4.5 本章小结 75
第5章 创新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与海外归国人才激励开发 76
5.1 文献综述、理论模型与研究框架 76
5.2 研究假设 80
5.3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85
5.4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91
5.5 本章小结 94
第6章 创新网络嵌入、个体吸收能力与海外归国高校教师激励开发 95
6.1 文献综述与理论模型 96
6.2 研究假设 100
6.3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104
6.4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115
6.5 本章小结 120
第7章 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网络嵌入对海外归国人才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121
7.1 文献研究与理论基础 121
7.2 研究假设 124
7.3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130
7.4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135
7.5 本章小结 139
第8章 协同创新氛围、创新网络嵌入与海外归国高校教师激励开发 140
8.1 文献综述、理论模型与研究框架 140
8.2 研究假设 145
8.3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150
8.4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158
8.5 本章小结 160
第9章 促进海外归国人才创新网络嵌入开发政策建议 162
9.1 研究总结 162
9.2 政策建议 166
9.3 研究展望 170
参考文献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