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配置基础网络、搭建数字网络、建设网络强国”为理念,以学生的能力提升为核心,对接网络工程师岗位标准,融入1+X证书、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内容,围绕"部门级网络构建”"小型企业网络构建”"中型企业网络构建”三大模块,设计了15个能力递进的项目化教学项目,同时将"网络强国、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浙江精神”融入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项目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网络配置的原理、方法和技巧,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助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快速成长为网络领域的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本书图文表并茂,版式设计新颖,配有大量图表和实验指导,直观展示配置过程与关键要点,建有配套的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教师备课和开展教学创新提供强大支持,也很好地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史振华,男,硕士,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长期担任《网络设备配置技术》、《高级路由交换技术》、《Linux服务器管理与配置》、《无线网络技术》等课程的主讲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课程改革案例"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设备配置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获浙江省2019年高校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主持省优势专业建设和多项省市级教研科研项目,发表论文二十多篇。近五年来,指导学生共获得计算机网络类竞赛奖项达50多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5项,省一等奖8项,省二等奖17项。2015—2019年连续四年指导学生获浙江省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2019年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一等奖。
项目1 园区网络设计与IP地址规划	1
1.1 项目背景	2
1.2 项目相关知识	3
1.2.1 网络层次化拓扑结构设计	3
1.2.2 网络设备选型	4
1.2.3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5
1.2.4 IP地址的分类	5
1.2.5 子网掩码划分网络的方法	7
1.2.6 子网掩码划分网络示例	8
1.2.7 IP地址规划原则	9
1.3 项目实施	10
1.4 项目拓展	13
1.5 项目小结	14
1.6 思考与练习	14
项目2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16
2.1 项目背景	17
2.2 项目相关知识	17
2.2.1 初识交换机	18
2.2.2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9
2.2.3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	23
2.2.4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	27
2.3 项目实施	32
2.4 项目拓展	35
2.5 项目小结	35
2.6 思考与练习	36
项目3 网络广播风暴的隔离与控制	38
3.1 项目背景	39
3.2 项目相关知识	39
3.2.1 冲突域与广播域的概念	40
3.2.2 VLAN的概念	41
3.2.3 VLAN的优点	43
3.2.4 VLAN的划分方法	43
3.2.5 VLAN Trunk的概念	43
3.2.6 VLAN的基本配置命令	45
3.3 项目实施	46
3.4 项目拓展	50
3.5 项目小结	50
3.6 思考与练习	50
项目4 单臂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通信	53
4.1 项目背景	54
4.2 项目相关知识	54
4.2.1 VLAN间的通信原理	54
4.2.2 单臂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55
4.2.3 单臂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	57
4.3 项目实施	58
4.4 项目拓展	62
4.5 项目小结	62
4.6 思考与练习	63
项目5 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通信	64
5.1 项目背景	65
5.2 项目相关知识	65
5.2.1 三层交换的概念	66
5.2.2 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66
5.2.3 交换机虚拟接口的概念	67
5.2.4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	68
5.2.5 三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	69
5.3 项目实施	69
5.4 项目拓展	73
5.5 项目小结	74
5.6 思考与练习	74
项目6 端口聚合实现带宽叠加	76
6.1 项目背景	77
6.2 项目相关知识	77
6.2.1 端口聚合的概念	77
6.2.2 端口聚合的特点	78
6.2.3 端口聚合的基本配置命令	79
6.3 项目实施	82
6.4 项目拓展	86
6.5 项目小结	87
6.6 思考与练习	87
项目7 静态路由实现网络互联	89
7.1 项目背景	90
7.2 项目相关知识	90
7.2.1 路由器的基本概念	91
7.2.2 路由表的基本概念	92
7.2.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93
7.2.4 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	94
7.2.5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	95
7.3 项目实施	97
7.4 项目拓展	102
7.5 项目小结	103
7.6 思考与练习	104
项目8 RIP动态路由实现网络互联	106
8.1 项目背景	107
8.2 项目相关知识	107
8.2.1 动态路由的概念	108
8.2.2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区别	108
8.2.3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108
8.2.4 RIP的基本概念	109
8.2.5 RIP的工作原理	109
8.2.6 RIPv1与RIPv2的区别	111
8.2.7 RIP的配置命令	112
8.3 项目实施	113
8.4 项目拓展	118
8.5 项目小结	119
8.6 思考与练习	120
项目9 OSPF动态路由实现网络互联	122
9.1 项目背景	123
9.2 项目相关知识	123
9.2.1 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	124
9.2.2 OSPF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	124
9.2.3 OSPF路由协议与RIP的区别	126
9.2.4 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命令	128
9.3 项目实施	129
9.4 项目拓展	134
9.5 项目小结	135
9.6 思考与练习	135
项目10 标准IP ACL实现安全访问	137
10.1 项目背景	138
10.2 项目相关知识	138
10.2.1 ACL的概念	138
10.2.2 ACL的工作原理	139
10.2.3 ACL的分类	140
10.2.4 标准IP ACL的配置命令	141
10.3 项目实施	144
10.4 项目拓展	149
10.5 项目小结	150
10.6 思考与练习	151
项目11 扩展IP ACL实现安全访问	152
11.1 项目背景	153
11.2 项目相关知识	153
11.2.1 扩展IP ACL的概念	154
11.2.2 常见网络服务的端口号	154
11.2.3 扩展IP ACL的配置命令	156
11.3 项目实施	158
11.4 项目拓展	169
11.5 项目小结	170
11.6 思考与练习	170
项目12 PAP与CHAP认证实现链路安全	172
12.1 项目背景	173
12.2 项目相关知识	173
12.2.1 PPP的概念	174
12.2.2 PPP的特点	174
12.2.3 PPP的组成	174
12.2.4 PPP的会话过程	175
12.2.5 PAP的认证过程	176
12.2.6 PAP认证的基本配置命令	177
12.2.7 CHAP的认证过程	179
12.2.8 PAP与CHAP认证的区别	180
12.2.9 CHAP认证的基本配置命令	180
12.3 项目实施	184
12.4 项目拓展	193
12.5 项目小结	194
12.6 思考与练习	195
项目13 DHCP与DHCP中继实现地址分配	197
13.1 项目背景	198
13.2 项目相关知识	198
13.2.1 DHCP的概念	199
13.2.2 DHCP的特点	199
13.2.3 DHCP的工作原理	199
13.2.4 DHCP的基本配置命令	201
13.2.5 DHCP中继的工作原理	205
13.2.6 DHCP中继的基本配置命令	206
13.3 项目实施	210
13.4 项目拓展	215
13.5 项目小结	216
13.6 思考与练习	216
项目14 网络地址转换实现内外网通信	218
14.1 项目背景	219
14.2 项目相关知识	219
14.2.1 NAT的概念	220
14.2.2 NAT的工作过程与基本术语	220
14.2.3 NAT的实现方式	222
14.2.4 NAT的特点	223
14.2.5 NAT的基本配置命令	223
14.2.6 NAPT的概念与工作过程	225
14.2.7 NAPT的基本配置命令	227
14.3 项目实施	230
14.4 项目拓展	239
14.5 项目小结	240
14.6 思考与练习	240
项目15 企业网络的构建与调试	243
15.1 项目背景	244
15.2 项目实施	246
15.3 项目小结	263
附录A Packet Tracer模拟器的使用方法	265
一、Packet Tracer模拟器的介绍	265
二、Packet Tracer模拟器的安装与设置	265
三、Packet Tracer模拟器的基本界面与使用	268
参考文献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