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春秋左传正义(全五册) 读者对象:该领域研究人员
《春秋左传正义》三十六卷,旧题春秋左丘明撰,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春秋左传》又称《左传》《春秋左氏传》及《左氏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书,亦是儒家经典《春秋》三传之一。《春秋左传》之绝大部分内容为传注《春秋》史事,在补充、说明,订正《春秋》的同时,亦有阐明其“书法”者,所记史实延及鲁悼公十四年。比《春秋》多出二十七年。
入西晋,杜预精研《春秋左传》,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合经传于一编,比其义类,条理凡例,主采刘歆、贾逵、许淑、颖容之说以解经传,排斥服虔等人之说。其注大至天官地理,细至万物典故。靡不剖析微细,敷畅旨趣,远远居旧说之上。
唐孔颖达奉诏撰《五经正义》,认为其他注《左传》者多杂采《公羊》《谷梁》,只有杜注惟取《左传》释《春秋》,使经传浑然为一体,故以杜预《左传注》为底本作正义。孔疏旁征博引,搜集杜预《春秋释例》、贾服旧注,以及沈文阿、苏宽、刘炫等人的义疏,并旁征博引他书资料,极尽详备,遂成《左传》最重要影响也最大的注释之作。
《左传正义》原本仅以疏文单行,即所谓单疏本。南宋庆元六年(1200),绍兴知府沈作宾将经注与疏文合刻。因其半页八行,又刻于越州,故此本与之前两浙东路茶盐司刊刻的《易》《书》《周礼》《毛诗》《礼记》等注疏合刻本并称为八行本或越州本。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今藏国家图书馆,为宋元递修本。凡三十六卷,与单疏本卷数相合,亦即孔颖达《正义》之卷数,而后世常见的注疏附释音本则为六十卷。该本是《左传正义》存世最早的经注疏合刻本,为天壤间孤本,其版本校勘价值自不待言。
此次校点即以宋刊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为底本,校以阮元校刻《附释音春秋左传注疏》,同时参校了单疏本《春秋正义》(《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日覆印景钞正宗寺本)、经注本《春秋经传集解》(《四部丛刊》影印宋巾箱本)、《附释音春秋左传注疏》(元刻十行本,存卷十二至六十,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春秋左传注疏》及宋元递修本《经典释文》等,参考了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等校勘成果。底本卷末原有沈作宾庆元六年跋,今佚,此次整理依据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过录补入。目前学界一般通行的是阮刻《十三经注疏》整理本,而本次校点为宋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首部现代标点校勘整理本,相信其出版将对左传学之研究有所裨益。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