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坚持民事法一体化思路,试图从实体与程序的双重视角观察中国诉讼时效法的理论、制度与实践,内容涉及诉讼时效的效力、期间、计算、观念等主要方面。本书坚持“中国问题”意识,描述和解释中国诉讼时效观念和制度的特殊面与特殊点,主张诉讼时效立法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避免将国情考虑都交给司法实践。
本书主张重建诉讼时效的道德性,为正常行使时效抗辩权的义务人正名,对违背民法诚信原则的义务人给予排除时效抗辩权的“制裁”。作为一本理论著作,本书既可以成为学生深度学习诉讼时效制度的教科书,又可作为民事法教学研究人员研究诉讼时效理论和制度的资料书,还可以成为立法者设计诉讼时效规则的参考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司法者运用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书。
霍海红,河北康保人,吉林大学法学学士(2001)、法学硕士(2004)、法学博士(2008)。曾任职于吉林大学法学院(2004—2019)和《当代法学》编辑部(2009—2019)。现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副院长,交叉法研究中心主任,《浙大法律评论》主编,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证据理论专业委员会(筹)副主任。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证据法、民事法一体化研究。出版专著《证明责任的法理与技术》,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获教育部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奖、全国中青年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学术奖励。
目 录
效力篇
第1章 论我国诉讼时效效力的私人自治转向…………………003
第2章 胜诉权消灭说的“名”与“实”……………………………024
第3章 执行时效性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056
期间篇
第4章 对我国2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反思…………………083
第5章 重思我国3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改革…………………105
第6章 “20年期间”的性质分析 ………………………………132
第7章 诉讼时效延长规则之反省………………………………151
第8章 执行时效期间的再改革…………………………………175
计算篇
第9章 作为中国问题的未定履行期限债权时效起算………211
第10章 再论未定履行期限债权的诉讼时效起算……………230
第11章 撤诉的诉讼时效后果…………………………………249
第12章 诉讼时效中断证明责任的中国表达…………………280
第13章 执行时效排除规则的困境及其破解…………………309
观念篇
第14章 诉讼时效根据的逻辑体系…………………………331
第15章“优先保护权利人”诉讼时效理念的困境……………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