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在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成就。就文化传承而言,迄今还能搜集到丰富多彩的传承文化内容。20世纪 80 年代初,在有识之人的共同努力下,在民间发现了大量满语文本的神话。满语文本神话,是了解东北物产、祖先生活、社会组织、人类文化、天文地理、审美、宇宙观、哲学观的重要资料。本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神话文本中人物进行解释,并指出,不同的神话文本存在新、老、方言土语三种满语,还存有加音、丢音和音节颠倒的情况。本书是了解满语变化、满语方言土语的重要参考资料。
宋和平,196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文系满文班,主要从事满学、萨满文化研究,2013年荣获国际萨满文化研究会授予的“突出贡献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专著如下:《满族萨满神歌译注》(1993,2018 年以《满族石姓萨满文本译注与满语复原》之名再版)、《满族萨满文本研究》(与孟慧英合著,1997)、《<尼山萨满>研究》《满族民间文化论文集》《满族杨关赵三姓民间文本译注》《傅英仁与<东海窝集传>研究。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理论室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满族说部传承研究”(2009-201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满—通古斯语族史诗研究”(2018-2023)、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史诗百年学术史”子课题。研究方向为满族说部、口头诗学、东北少数民族史诗。在《民族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黑龙江民族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满族说部传承研究》《口述与书写:满族说部传承研究》《满族说部“窝车库乌勒本”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