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将痛苦、快乐、颜色和气味等有意识的体验与大脑中的生物电活动联系在一起?有形的东西为何会产生非物理的、主观的、有意识的状态?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克里斯托夫·科赫将其研究生涯的大部分精力用于弥合大脑物理事实与现象体验之间看似难以逾越的鸿沟。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即是对此的总结与回顾,其中既有严谨的科学叙述,又有深情的个人回忆,还有,深刻呈现了作者对意识的经验实证探索过程。
科赫所讲述的故事涵盖从意识神经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到他个人对各种主题的深入思考,包括注意与觉知的差异、无意识现象、动物的意识问题、有情识的机器,以及他个人对人格化上帝信仰的丧失和随之而来的忧伤。
克里斯托夫·科赫(Christof Koch),蜚声国际的神经科学家,意识科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从1987年到2013年,一直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认知和行为生物学教授。2011年加入艾伦脑科学研究所并担任首席科学官,2015年起担任所长。
科赫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将理论、计算和实验神经科学与哲学及其当代趋势,尤其是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他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并出版了6部著作,包括《意识探秘:意识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意识探索》《生命本身的感觉》等。
译者简介
李恒威,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科学技术与产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科学哲学、意识哲学-科学、技术与未来社会等。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我将对古老的心身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阐述我为何致力于通过理性和经验实证的方法来寻求解答。同时,我将带领你了解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这一领域的重要贡献,并阐述他与这一探索之间的关联。在此过程中,我将坦诚地表达我的观点,并以一种悲痛的注解作为结尾。
第二章
我将叙述内心深处宗教与理性之间冲突的根源,以及我成长过程中对科学家职业的向往。同时,我也会解释佩戴卡尔库鲁斯教授领针的原因,以及如何结识一位忘年之交。
第三章
我将探讨以下问题:意识如何对科学世界观构成挑战?如何对意识进行严谨的经验实证研究?动物为什么与人类一样具有意识?自我意识为什么并非如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重要?
第四章
你将聆听到科学家与魔法师所讲述的那些你曾目睹但未曾觉察的奇妙故事。他们将带你领略如何通过窥视你的颅骨来追寻意识之踪迹,揭示为何你虽用眼却未曾看见,并阐述注意与意识之间的差异。
第五章
你将获得神经病学家和神经外科医生的专业见解:有些神经元非常关心名人;将大脑皮层一分为二并不会相应地使意识减半;一小块皮层区的缺失可能会导致颜色从世界中消失;脑干或丘脑组织中一个方糖大小区域的损毁可能让你陷入一种被称为“活死人”的状态。
第六章
我将为年轻时期所持有的两个看似荒谬的命题进行辩护。这两个命题分别为:你并未觉知到头脑中发生的多数事件;尽管你确信自己的生活尽在掌握,但实际上你的大部分行为受僵尸般的行动者操控。
第七章
我将不顾警告,提出自由意志即“尼伯龙根的指环”问题,以及物理学对决定论的看法。我将解释心智在选择过程中的局限性,并阐述你的意志实际上是在脑做出决定之后才产生的。此外,我将阐明自由只是感受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第八章
我坚定地认为,意识是复杂事物的根本属性,并热衷于推崇整合信息理论,因为它为我们解释意识的众多令人困惑的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这一理论也为构建具有情识的机器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第九章
我将简要介绍一款用于探测意识的小型电磁装置,阐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追踪小鼠意识的研究工作,并呈现构建皮层观测平台的过程。
第十章
我将审慎思考最后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被视为有教养的科学话语之禁区,包括: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上帝的存在,上帝是否介入宇宙,我导师的病故,以及我最近内心的动荡不安。
注 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