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我的一个姨妈常对别人说,我从不看谍战剧,因为
我们家族的故事远比那些谍战剧精彩。
的确,谍战剧中的许多故事、人物、桥段曾经真实地
在外公的大家族中上演相亲相爱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却
上演着无间道,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信仰和道路,带着面
具,相爱又相杀,相互欺骗又饱含真情。说这话的姨妈有
一个癖好,她在全国各地和海外探亲访友时,总爱缠着那
些有故事的长辈讲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往,还做好记录,说
这就是记录历史,万一哪天哪个孩子要把它写成书呢。
我当然也是听着这些家族故事长大的。妈妈家是个大
家族,人丁兴旺,遍布各地,大家情深义重,交往和聚会
频繁,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庭聚会就像故事会。跟那位
姨妈相反,我的妈妈痴迷于谍战剧,而且走火入魔到
看电视只看谍战,以至我很长时间也是这样。我和妈妈一
起追剧时,她总是会给我讲很多延伸的故事和历史。
所以我看谍战剧与别人有些不同,好像在跟自己的亲
人长辈隔着时空对话,也想着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会
成为谁?
我会像外公辈和曾外公辈一样去日本和美国留学,探
求救国图存道路吗?或是去法国?不过我最想像一个姨妈
一样与家庭决裂奔赴延安。也可能像一个姑姥姥一样潜伏
在国家和党组织更需要她的白色恐怖之地,还可能像一个
小外公一样身在曹营心在汉,早已经被妹妹策反,专门坑
爹坑叔叔坑兄长……
我总向往那个年代,向往那个年代的激情、热血、信
仰、坚贞、忠诚……
斗智斗勇的烧脑较量和悬疑紧张刺激的情节每个时代
都有,而至情至性的家国情怀、至真至纯的坚贞信仰似乎
只在那个年代,在中共隐蔽战线才纵情绽放,连同让位于
信仰的爱情,都更加催人泪下、美好高洁。
我爱看谍战,爱看乱世之中的深情。爱情、友情、家
国情,都爱到极致,包括遗憾,一切都是美的。
这也是我后来选择学习法律的原因,至情至性又隐忍
克制,像极了山峰般威严的法律,看似冰冷机械的法条,
其实是对人对生命最好的尊重和保护。法律的理性、缜
密、严谨,也是一名优秀间谍应具有的品质,冷眼热血、
滴水不漏。
我在写博士毕业论文的那两年,晚上依然会追谍战
剧,那份快乐、自由、恣意,抵消了写博士论文的枯燥和
痛苦,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有了创作一部谍战剧的念头。
博士论文十多万字都写出来了,难道还写不出一部小说,
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么天真。
而由念头到行动是2013的春节,我从姨妈家拿走了几
大本她做的笔记,然后一连几天一个人晒着太阳慵懒地阅
读着,读着读着,一些人物就活灵活现地走了出来,不仅有
我的亲人,还有他们的爱人、朋友、同志和对手。笔记中的
故事和桥段,以及那些年看过的优秀谍战剧《暗算》《潜伏》
《黎明之前》《悬崖》 等持续激发的多巴胺和内啡肽的作
用,还有亲人们的鼓励,让我真正开始了谍战小说的创作。
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阅读计划,先读100本相关书
籍,等脑子里装满了那段历史、人物和故事,等到灵感像打
开了水龙头,水自己要流出来的时候再创作。不新颖,不好
看,不能打动自己的东西,我自己都没兴趣写。于我而言,
这部作品在抵达读者之前首先要过自己和家人这一关,而
要让在这方面毒眼毒舌的自己和长辈们喜欢,可真不容易。
结果这些年我至少读了 120 本以上关于二战、中国近
代史、中国抗战、中共党史、隐蔽战线人物与史实等方面
的书籍,甚至还有英文版和日文版,写下了6本读书笔记。
2019 年我决定先创作一部法治题材小说 《芯战》 练
手,这是我熟悉的法律战商战领域,写起来还算得心应
手。该书因为直面国人最为关注的中美芯片战和知识产权
战,2021年一面世便受到市场追捧,在当当的新书榜上连
续霸榜都市题材类第一名达一月有余,很快北京一个影视
公司买走了剧集版权筹拍电视剧。
其间,我也没放下我的谍战小说计划。执着于超长发
酵才能酿出好酒,我一边趁热打铁创作 《芯战》 的续集,
一边继续酝酿着。到了2023春节的某天,我突然发现两年
后的2025年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80周年了,那一刻,我突然有了惊慌失措之感,不能错
过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还有比以这个创作作为80周
年献礼,致敬伟大的抗战精神,致敬中共隐蔽战线,致敬
抗战时期的中共南方局及红岩精神更有意义的吗?我连忙
放下手上已写得差不多的 《芯战》续集,正式启动了心心
念念的谍战小说的写作,好在这些年它从没有远离过我,
十余年的持续积累和思考,主题、标题、人物、故事……
在我按下启动键之后就从我的身体里走了出来。
我给小说取名为 《孤光》,它出自南宋词人张孝祥的
《念奴娇·过洞庭》。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是我喜欢
的男女主角中共隐蔽战线的革命者的人格写照。小说
讲述1943年盟军酝酿大反攻前夜,中日双方在间谍之都上
海起用王牌特工展开大战之前的间谍与反间谍战,卧底在
日伪高层的中共党员舍生忘死与敌人斗智斗勇,赢得胜
利,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
大贡献。
整个创作过程如有神助,一气呵成,甚至有时我纠结
的问题,也会在梦中得到豁然开朗的解决,唯一遗憾的是
时间紧迫,必须在今年的3月前交稿才能赶上80周年,于
是有些人物和故事还没能如愿的展开。好在已经有一家我
非常喜欢和信任的头部平台向我伸出了橄榄枝,表示虽然
看过和拍过很多谍战剧,但还是被 《孤光》惊艳了,他们
将购买这本小说的版权开发成电视连续剧,还有重庆一个
文化传媒公司也一眼看中我同时完成的同名电影剧本想拍
成电影,目前已完成电影备案立项。所以我想我能够在以
后影视剧的改编中弥补这个遗憾,也希望手捧这本小说的
您,爱看谍战剧的您,能通过 13628475105 添加微信或通
过邮箱guguang-wanyu@qq.com和我交流,告诉我您希望在
以后的剧中看到怎样的他们。
对于《孤光》,我可以做三点剧透:
第一,新颖与真实。无论人物和故事都非常新颖,让
你眼前一亮,然而却又高度真实,是在浩瀚的史海里打捞
的遗珠,人物和事件基本上都有原型。在这一点上,我还
非常幸运地得到了中共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组织者和
杰出代表李克农上将之孙,曾任总参政治部政研室主任的
李凯城先生,重庆抗战史、中共党史专家周勇先生和重庆
史学研究会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矛盾与冲突之美。比如高能反转和反差,比如
复杂的人性和感情与崇高信仰和大义的交织,比如一边是
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战争,一边却反复出现诗歌等这些代
表人类文明的东西。
第三,有人性基础的、有情怀的、带着饱满感情的谍
战戏。这是我视为圭臬的全勇先老师创作 《悬崖》和 《悬
崖之上》的原则,幸运的是 《孤光》得到了全老师的指导
和认可,全老师语:我一直认为谍战的惊险、悬疑、刺
激更多是心灵和智慧的较量,并推崇真实的、深刻的、有
人性基础和情感的谍战戏,小说 《孤光》 让我眼前一亮,
它都做到了,尤其这还是女性作家的创作,难能可贵。
最后,感谢鼓励我写这本书的亲人、爱人、友人。感
谢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先生,中共隐秘战
线的卓越领导人李克农之孙、隐秘战线研究专家李凯城大
校,著名作家、编剧全勇先先生,我的西政师弟、以电影
《人生大事》 摘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的刘江江先生
百忙之中对本书的指导、评点和推荐。感谢重庆出版集团
和重庆相关部门对这部作品的厚爱和支持。
感谢手捧这本书的读者们,感谢不尽……
愿您永远眼中有光,心中有情!
孤光一点莹,散作满河星。
婉 瑜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