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素圃医案

 素圃医案

定  价:31 元

  • 作者:(清) 郑重光
  • 出版时间:2025/3/1
  • ISBN:9787513292795
  •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249.49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28开
  • 商品库位:
9
7
2
8
9
7
2
5
7
1
9
3
5

《素圃医案》(1707年)4卷,郑重光氏定居扬州30年,治验效案繁多,剔除即用先圣成法与治合丹溪,后人不尽眩惑之证,专择亢害疑似之证汇成,以示后学。选案多以温补见长,尤多用姜附起病,是新安医学中温补培元派代表人物之一。郑氏还撰有《瘟疫论补注》2卷,参校柯韵伯《伤寒论翼》2卷。有《郑素圃医书五种》传世。
学术思想特色:素圃曰:夫人身命之所系,阴与阳而已。阴阳和而生意遂焉,偏胜则害,汤液所以救其偏而和之也。他否定了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自朱丹溪殿于张刘李三家之后,成一家之言而为之说,引日月之盈亏,以喻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遂印定后人耳目,专事苦寒以伐真阳。呜呼,夫人身气血之所偏,而率皆阳盛而阴虚也,丹溪之治亦无误焉?不然!真阳既亏,而复甚之苦寒以伐之,其亦不仁甚矣。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又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夫曰平,则不欲过盛可知;曰秘,则当宝护可知;曰离决乃绝,则阴精不独绝可知,阳气亦离决可知。然则圣言具在,司民命者且必专事苦寒以伐真阳也耶?张介宾有言:刘朱之论不息,轩岐之泽不彰。辞虽过激,用意良深。素圃认为,阴曰平,则不欲过盛可知;阳曰秘,则当宝护可知,显示了重视阳气的观点。

素圃虽然崇重阳气,但绝不拘泥于此,先生非胶柱而鼓者也(《素圃医案·许序》)。素圃亦自称自轩岐以来,圣神辈出,悉皆兼收并蓄,待用无遗,而曾不敢为画一之规,使去温取寒,存补废泻者。通观全案,素圃显然是阴阳分治,阴证扶阳,阳证益阴,从不混淆,更未以扶阳法统治诸病。
从《素圃医案》中,可以看出素圃擅用附子的特点,体现在广用、重用、专用几个方面。无论伤寒、暑证、疟疾、痢疾、中风、男病、女病各种病症,素圃以姜附热药投治者居多,比比皆是,尤其若与吴门时医相比,这种擅用热药的特点就更突出了。
素圃精于伤寒,著有《伤寒论条辨续注》《伤寒论翼》《伤寒论证辨》等书。仲景东垣,则先生之濂洛也(《素圃医案·许序》)。其对阴火的辨识有着丰富独特的经验。在《伤寒证辨》中有一段论述,比较全面的揭示了阴火的辨识:人身阳不尽不死,阴不胜不病,故贱阴而贵阳。阳因汗越则益燥,再服苦寒,阳气愈消则致耳聋、昏睡似少阳;冷极于内,逼阳于外,则发为阴斑似热;下冷,阳厥于上,则渴而欲饮,肾水凌心则舌黑;太阴寒,津液不上输,则舌黑而燥似火;少阴寒水上逼心火,则发声为笑似痰;寒不外解,传入厥阴,则下利脓血似痢;寒中肝,则气上逆而吐血;形寒饮冷伤肺则咳似虚劳;寒中太阴,宜温胃,误消克则伤阳而传少阴;腐气本于肾,肾邪逼真气上出于口,则口臭似胃热;寒气上参阳部,则胸背胀,妇人往往有之似肝气。凡此阴证似阳,皆宜凭之以脉,脉沉紧或散大,宜从阴治;投以阴药则危。整理者待定。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