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隐秘花园》选取贾平凹、苏童、余华、迟子建、班宇等当代著名作家作品进行深入考察,总体性呈现当代文学的叙事面貌、美学风格和价值诉求。在具体的论证当中,本书关注这些作家的写作及其文本存在形态,发掘他们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用同时代人特有的审美眼光沉潜到文本深处,触摸文字背后潜藏的精神伦理、细部修辞的美学力量,拓展我们时代的审美认知的边界。同时,本书在形式分析中折射出对历史、现实、生命、人性和伦理的关怀,进一步把握文本世界与存在世界的关系,深入至人性史、灵魂史、精神史最深切的部分,思考当代作家的写作及其文本与时代、社会、民族的聚合,探析作家和文本对整个社会与人类命运的思考与关注。
本书通过文本细读审视、刻录、深描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发展、变化,将文学实践扩展到对民族与历史的审美观照。
张学昕,1963年出生。文学博士,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和吉林大学文学院。现为辽宁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囯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文学研究、评论文章30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著有《中国当代小说八论》《南方想象的诗学》等专著16部。主编有学院批评文库,少年中国人文阅读书系,《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短篇小说卷》等5套丛书。
第一辑
贾平凹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发展 003
苏童重构南方的意义 029
阿来的意义 050
麦家论 059
班宇论 095
弋舟论 118
第二辑
短篇小说的异禀和气理 137
形式感、结构,或短篇小说的逆光 141
短篇小说的浩瀚与写作宿命 145
短篇小说的危机与生机 148
短篇小说的隐秘花园 151
读王啸峰的短篇小说
小说的倒立,或荒诞美学 165
莫言的几个短篇小说
文学叙事的轻与重,清与净 182
李云雷小说阅读札记
光影里的声音是怎样流淌出来的 194
读葛亮的短篇小说
如何穿越短篇小说的窄门 206
蒋一谈短篇小说论
存在的悖谬和小说的宿命 221
朱辉短篇小说论
丹麦奶糖和画像的迷局 241
刘建东的两个短篇小说
世界上唯有小说家无法空缺 253
格非小说《迷舟》及其先锋性考古
第三辑
素朴的诗,或感伤的歌 265
王尧《民谣》论
迟子建的文学东北 288
重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伪满洲国》和《白雪乌鸦》
家山之重,重于泰山 308
王跃文长篇小说《家山》读札
话语生活中的真相 322
李洱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
班宇东北叙事的荒寒美学 334
虚构的热情 355
苏童小说的写作发生学
细部修辞的力量 374
当代小说叙事研究
辩证看待地方性写作风潮的价值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