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周颐(1859-1926),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季四大家,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著述繁富,尤其精于词学理论的阐发,其词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出版的况氏著作不过数种,编辑整理和校订出版况氏的全部著作,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本书全面辑录今存况周颐所撰各类著作,包括专集、报刊连载而后人未汇编者,凡73种,包括词集编(收录词集14种,附集外词辑录)、诗文编(收录诗文集3种,附集外诗辑录、集外文辑录)、词学编(词话、词学研究著作22种)、词选编(3种)、词评编(10种)、笔记编(18种)、附录资料编。
本书是首次全部汇集校点况周颐作品的古籍整理成果。
前言
況周頤(一八五九一九二六),原名周儀,因避清宣統帝溥儀諱,改名周頤,字夔笙(一作夔生、揆孫、葵孫),號秀道人、玉梅詞人、阮盦、蕙風詞隱等,臨桂(今廣西桂林)人。同治八年(一八六九)補博士弟子員,光緒五年(一八七九)成舉人,十五年任內閣中書。此後曾在湖北入張之洞幕府,在南京入端方幕府,其間又主講揚州安定書院,掌教武昌白巖書院和常州龍城書院。宣統二年至三年九月在大通(今安徽銅陵縣)皖岸榷運局工作。民國初移居上海,窮困潦倒,開設書肆,鬻文謀生,曾爲劉承幹嘉業堂校書編書。民國十五年七月十八日病逝於上海寓所,享年六十八,葬於浙江湖州道場山。
況周頤歷經清朝四代,入民國後,爲遺老。一生致力於詞的創作,尤其精於詞論。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季四大詞家。況周頤著述頗豐,除詞學著作外,他還撰寫了大量的筆記,在報刊上連載。一九三一年三月二十八日《申報》短訊云:故詞宗況蕙風先生遺箸、詩文、筆記、集外詞數十卷,請朱彊邨、馮君木兩先生閱定,卽行付梓。筆記十餘種,先用鉛字印行,陸續出版,《天春樓漫筆》、《玉棲述雅》二種,先行付梓云。就今存本而言,除詞集、詞話著作被刻印外,筆記多是連載於報刊中,但與所言十餘種比照,還是非常有限的。此外,況周頤還善繪事,郭則澐《清詞玉屑》卷十二云:況夔笙少習繪事,太夫人以妨治經爲戒,乃棄去不復爲。晚歲偶爾遣興,絕不示人。其門人蒙庵、巨來各得所繪梅花一幅,蒙庵以其畫無款,乞古微侍郎補題詞,侍郎卒,畫不可復覓。按:一九二七年三月三日《申報》微笑《玫瑰之家》云:四壁還挂了許多名人饋贈的書畫,吳昌碩的字、況蕙風的畫,當然是我們所聞名的。況周頤哲嗣況維琦、維璟善書畫篆刻,當與此有關聯。
況周頤一生致力於詞學,在詞的創作、詞學理論等方面,多有建樹与突破。其詞學思想與觀念是通過詞話的編撰、詞學史的梳理、詞集的整理與詞人的硏究、詞選的編纂、詞作的評批等,得以體現與傳播,在當時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推動了詞學硏究的深入與展開。本書盡可能地全面彙集況周頤今存作品,包括詞集編、詩文編、詞學編、詞選編、詞評編、筆記編,後另附資料編。各類中所收著作大體依創作時間或刊刻年代编排,此就相關話題略作說明如下:
一 詞作的結集
況周頤的詞有多次的結集,彼此之間出入頗多,卽使是書名相同者,也存在著這種現象。收入本編時,出入不多的則作爲校本,如《薇省同聲集》本《新鶯詞》之於《第一生修梅花館詞》本《新鶯詞》、《蕙風琴趣》之於惜陰堂刊本《蕙風詞》,出入多的則並存,有助於考察作者前後詞之創作的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