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物理学家费曼曾将对科学理论的探索比作拼图。首先确定解答的问题,其次绘制一幅通向终点的蓝图,最后将现成的碎片拼凑起来看看能否得偿所愿。
本书记录了这样一段拓荒之旅,它的目标是最令人感到好奇的科学领域关于心智及其形成的秘密。在正式出发前,我们还会拜访一些老朋友,从物理学中找到时间的意义,从系统科学中寻找物质存在的真相,然后将它们拼凑成揭开演化奥秘的图纸。
探索会沿着时间的长河前进,纵览地球数十亿年的演化史,见证无数生命的诞生与湮灭,最后找到智能、文明还有我们自己。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哲学、理论物理、生物学、心理学的诸多细分领域,阐述了一个基于交叉学科的心智演化理论。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仍然需要相当大的耐心和毅力才能读完。
本书共5个章节,包括1个前置章节和4个主要章节。第1章主要对心智哲学的研究做了一次整体性的回顾和总结,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主要是明确主题和研究的极限边界。
第2章主要讨论了宇宙和时间问题。宇宙和时间是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当前主流物理学界认为时间是一个标量,时间的流逝没有客观意义。如果基于这种思想,生命和智能的存在与演化就只能被视作某种概率极低的偶发事件,是物理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也不具备任何的必然性。而本书第2章则是从相对论和理论物理中寻找时间的意义,为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融合作铺垫。
第3章描述了一种物质系统演化的泛用模型。在解决了时间的问题后,我们将时间流逝造成的结果泛化到了一般性的物质系统中。目前,描述物质系统的科学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过渡期,从牛顿时代静态的、无限还原的物质模型,向动态的、有限层次的物质模型发展。同时,综合了系统科学和理论物理中的一些新兴观点,描述了一种能适用于普通物质、生命和智能的系统模型。
第4章讨论了生命的演化过程。生命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系统,它是逆熵增的且会发生自组织。为了更好地描述生命系统,我们在第3章物质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能够适用于一般性自组织现象的隧穿通道模型并将之运用到生命演化的问题上,讨论了个体、群体,以及种群进化的问题。能够解释克隆、再生医疗技术的瓶颈,为一些传统进化论不能解释的演化问题打上补丁。
第5章讨论了智能的演化过程。智能系统是较高等生命系统内部的一个子系统结构,因此智能系统的演化,实质上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命。我们将隧穿通道模型进一步拓展,运用到智能系统中,描述了物种、个人,以及文化知识的演化和发展过程。最后还阐述了智能系统运行的具体原理、人工智能的现状;展望了未来,提出了使人工智能逼近人类、超越人类的发展路径
作为辅助,一些比较关键的名词也已经作好了脚注,以便不太熟悉这些领域的读者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减少歧义。
最后,但愿本书能为您带来一些启发。
曾晓先
上海市安亭镇
2022年6月